宋家雨
在今年2月底,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機構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寧夏等8地啟動建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這代表著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設計布局完成,而“東數西算”工程將正式全面啟動。
再加上“十四五”政策推動期間,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數據毫無疑問地將成為新型生產要素,同時,大規模的“新基建”和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也會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加速行業在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管理范式等方面都將產生進一步的變革。
再來,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的數據存儲市場最顯著的一個特征:“供不應求”,從年初的20TB大容量磁盤到年中8TB、10TB磁盤供應告急,也因此,磁盤成為了存儲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產品。
西部數據公司副總裁兼中國區業務總經理劉鋼
在采訪中,西部數據公司副總裁兼中國區業務總經理劉鋼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劉鋼指出,去年初硬盤供不應求的情況并不是疫情原因的影響,通過提升智能工廠自動化制造的水平,產能已經接近了正常。年初是大容量硬盤,如20TB、18TB容量硬盤短缺,到了年中,8TB、12TB容量硬盤供貨也出現了緊張,二者的原因雖然不同,但二者之間的確存在多米諾骨牌般的關聯效應。
年初大容量硬盤供不應求主要受困于IPFS存儲(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文件系統)的快速發展,很多IPFS項目是以存儲容量在線,以及網絡帶寬作為激勵的措施,從而帶動了對于存儲容量的大量需求,對于IPFS存儲而言,大容量硬盤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IPFS存儲項目的集中快速上線,沒有更多的預兆,是一種集中爆發的態勢。記得年初深圳舉行的國際大數據與存儲峰會暨展覽會上,IPFS存儲替代大數據成為了會議的主角,很多人完全沒有預料到。
有統計數據表明:從2017年到2021年,云服務商用了4年的時間,將18TB大容量硬盤作為了數據存儲的主流;與之相比,IPFS存儲云供應商的步伐更快,僅僅用了4個季度,18TB大容量硬盤就成為了主流。
與IPFS、云服務商相比,企業級市場用戶的腳本更加沉重和緩慢,可以說完全沒有辦法追趕上存儲技術發展的步伐。企業級應用歷史更長,有很多歷史的包袱,因為各種原因,它們以8TB、10TB容量為主。
如果企業用戶能夠像IPFS、云服務商一樣,將容量升級到18TB、20TB硬盤,在成本、效率上都會帶顯然的收益,但與此同時,因為長期依賴技術外包,企業級用戶并不具備IPFS、云服務商的技術能力,從而遲滯了磁盤技術的升級。
業務數據爆炸式增長帶來的需求,大容量硬盤的技術限制,以及IPFS存儲的沖擊,連鎖影響了8TB、10TB硬盤的供貨。因此,同樣表現為硬盤供不應求,但是需要對癥下藥,才能夠最終解決問題。
談到西部數據的策略,劉鋼則表示需要深入用戶的業務應用場景,深入了解用戶的規劃和需求,清晰了解用戶的部署,采取有針對性的部署。為了保證企業用戶的需要,西部數據會對供應鏈承諾采購需求,不惜提高采購成本,確保供貨的穩定和平穩。
在其針對數據中心的企業級系列產品中,西部數據有大容量HDD產品,包括去年推出搭載OptiNAND技術的Ultrastar DC HC560 20TB CMR HDD,企業級SSD方面還擁有從支持主流工作負載的Ultrastar DC SN640 NVMe SSD,到具有最佳的計算存儲和緩存性能的Ultrastar DC SN840 NVMe SSD的廣泛企業級固態硬盤產品組合,助力數據中心客戶更好應對數據架構挑戰。
“企業級用戶需要能夠追趕上存儲技術發展的步伐,不論是OptiNAND技術,還是3D NAND新的BiCS6架構設計,SSD和大容量HDD硬盤的組合,可能會是更好的解決方案,為用戶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提供更多的選擇,也可以更好應對供應鏈某個部分的緊張情況。”劉鋼說。
技術以外, 西部數據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晟碟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工廠三期擴建綜合配套項目正式竣工,擴建后西部數據的技術和產能均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不僅如此,西部數據還在深圳擁有總占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的工廠,提供企業級硬盤磁碟制造,產品廣泛應用于企業級服務器電腦、臺式電腦、便攜式電子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及個人存儲等領域。同時,還在上海浦東設立了解決方案賦能中心將能更好地支持配合企業級及OEM客戶產品的研發、生產、封裝與測試,進而滿足龐大的中國市場多樣化且與日具增的數據存儲需求。西部數據在馬來西亞、泰國的硬盤制造工廠,也能夠更好支持和服務亞太地區用戶,發揮近水樓臺的優勢。
在解決方案部分,西部數據與許多合作伙伴做了不少工作,通過與許多行業獨立軟件開發商的合作,加大了解決方案軟件的研究,2022年,預計會有更多的成功部署以及新的解決方案的出現。
總之,不僅要應對危機,更要善于化解危機,這是西部數據給出的最終答卷,從中我們是否也找到了自己的滿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