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圍繞智能交通展開,內容涉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多個方面。這并不是“智慧交通”第一次成為兩會的高頻詞,此前數年均有相關涉及智能交通的建議提案。
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逐步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智能交通是重要組成部分和政策抓手;而在智慧交通領域,智能網聯汽車正展現廣闊的產業潛力和市場空間。此前,住建部和工信部已經發布了兩批“雙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名單。
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已進入商業化前期階段,我國汽車行業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并跑’,在網聯終端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實現‘領跑’。”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說,“可喜的是,目前有很多中國企業都在朝此方向努力。”
梧桐車聯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中發揮重要作用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擁有一個從上游硬件到中游系統、平臺及至下游應用市場的完整產業鏈,其中中游的系統平臺融合軟硬件、鏈接上下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領域,多家企業陸續布局。
梧桐車聯作為車聯網企業代表之一,輸出包括智能座艙整體設計、智能網聯車載操作系統、定制化語音及人工智能組建、大數據平臺及分析系統、個性化應用及運營等全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在智能場景打造、精準化用品服務和產品推薦等方面,聯合開發者推出了智能化場景服務,促進了車聯網生態的發展。
想要構建良性的車聯網生態產業鏈,離不開車聯網企業與汽車企業的“軟硬協同”。一直以來,梧桐車聯致力于規劃“中央計算下的座艙新形態+智慧交通”為核心的新生態,在全新的域控制器的融合、中央計算單元和中央操作系統的構建、SOA架構的落地和發展等整車技術的變化方面進行深度實踐和探索,而這最終將為全產業鏈的系統和生態技術迭代帶來正面助力。
梧桐車聯以用戶體驗進行自我革新 豐富智能座艙場景運用
從目前的政策路徑和稟賦特征,中國的自動駕駛路線更側重于“車路協同”, 苗圩也提及“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最大特點和優勢在于車路協同”,在苗圩看來要真正做到車路協同,一是要抓好智能網聯汽車開發,二是要抓好車聯網建設。這兩者之間有交集,但也各有側重。車聯網方面側重路,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則側重車。
基于上述要求,智能網聯企業需要在車適配的同時,更好地與路形成鏈接。硬件性能發展讓高效的感知融合和決策聚合,未來出行的圖景將為兩大信息環境決定,一個是智慧交通的外部環境,一個是智能聯網的車內環境,兩者結合至關重要。
2021年上海車展期間,梧桐車聯展示了智能網聯車載操作解決方案,這是梧桐車聯首個深入挖掘高算力座艙硬件潛力的智能網聯操作系統的前瞻解決方案,梧桐車聯此次展示的高算力解決方案,主要為用戶提供了系統類和游戲類兩大全新應用,該方案擁有三屏座艙、雙屏互動、雙FaceID人臉識別、真全雙工語音等高算力功能。
在不斷升級的高算力加持下,梧桐車聯讓汽車承載了趨于無限的智能應用生態,這將進一步助力交通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支持實現“聰明的車”+“智慧的路”,提升交通安全與效率,促進交通智能化、精細化、低碳化管理。
通過系統的鏈接,梧桐車聯從特色鮮明的交互操作、別開生面的娛樂功能和更高級別的人工智能方面挖掘潛力,展現其前瞻理念。除了這些新鮮功能之外,梧桐車聯的高算力解決方案還強調了用戶體驗。
在交互操作方面,梧桐車聯高算力方案提供全新設計的多屏座艙、自由調整的生態場景桌面、多屏多賬戶登錄的賬戶體系、快捷流暢的屏間分享以及多音區識別/多屏幕反饋的語音操作等功能,帶來智能多模的人車交互。在娛樂功能方面,梧桐車聯高算力方案擁有開創性的多屏游戲對戰、多屏同APP多開、小場景多開和華麗視覺的星際特效等功能,用戶可盡享精彩互動的座艙娛樂。
用戶體驗的提升讓自動駕駛、車聯網技術變得不再“冷冰冰”,而是可以切實被用戶感覺到的技術能力。
此前,人民政協報也刊發《車有沒有智慧、路聰不聰明,誰說了算?》一文,圍繞讓百姓享受智能交通帶來的出行便利、將路上的風險關進制度的籠子話題,展開討論。無人駕駛、車路協同、車聯網……老百姓漸漸將這一串略顯“冷帥”的炫酷詞匯,與自家座駕的自動泊車、智能座艙與智能網聯掛上了鉤。智能交通時代的拐點已經到來。領先的科技人才紅利,加上豐富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產業的創新和顛覆指日可待。
以梧桐車聯為代表的車聯網企業的探索路徑也顯示了技術前進的方向:盡管從技術角度,自動駕駛仍有眾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在產業角度,車聯網企業已經可以先行一步,一方面為駕駛者搭建更為舒適和智慧的駕駛空間;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鏈接,不斷提高智慧交通的效率和實現程度,為便利出行、碳減排帶來重要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