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想不通,不就是一個熊貓玩偶形象加上一個透明的外殼嗎?為什么就一“墩”難求了呢?
大家可能還記憶猶新,從 1990 年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到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一的福娃“晶晶”,再到 2022 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這幾項賽事的吉祥物無一例外都使用了大熊貓的形象,而每一個吉祥物都是獨一無二且不可替代的。以大熊貓這一具有中國特色,象征和平、溫暖、團結的形象為內核,將歷史傳承與時代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才創造出這些令人難忘的吉祥物。
云原生不能只是看上去美美的
在云計算領域,這不得由讓人聯想到,從 CNCF 云原生計算基金會的成立,到 K8s 的“一統江湖”,再到各廠商紛紛推出 K8s 的商業發行版,以 K8s 作為企業數字人的基本溝通語言,打造云原生平臺,進而推動企業數字基建的建設,這樣一條云原生之路也是在繼承中發展,在技術的創新與滿足企業業務需求之間不斷尋找平衡,并持續演進升級。
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青云科技在云原生領域的產品布局。青云科技的公有云很早便上線了 K8s 服務,以公有云的方式向用戶交付容器服務。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針對如何在 K8s 之上進行監控、如何實現 DevOps 等企業共性的需求和難點問題,2018 年,青云科技開發出 KubeSphere 容器平臺產品,希望通過一個產品將上述應用痛點全部屏蔽。事實上,隨著 KubeSphere 開源社區的發展壯大,KubeSphere 確實從底層基礎架構層面提供了一套技術標準,幫助眾多社區用戶甚至不用修改任何一行 K8s 代碼,就可以輕松實現與 K8s 的對接、快速部署,滿足了業務迅速上線的需求,同時有效降低了成本。據統計,海內外數千家企業在其生產環境中使用了 KubeSphere,基于 KubeSphere 構建的 K8s 集群總量約 7.5 萬個。
在熟悉云原生、掌握 K8s 的社區用戶看來,KubeSphere 甚至可以用“漂亮”來形容,但就像那句俗語所說——“漂亮不能當飯吃”,站在商業企業的視角,只有“漂亮”是遠遠不夠的,很多企業對于如何跨進云原生的大門都不知道,又何談利用 K8s 創造業務價值呢?說到底,云原生只是一個工具、一種手段。對于服務商來說,提供一個封裝好的 K8s 產品,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幫助企業分階段落地云原生應用,讓龐雜的 DevOps 工具和方法論觸手可及,更簡單地推進業務的微服務化改造,支持 Serverless、函數計算、低代碼、云原生數據庫等新興應用,這種“扶上馬再送一程”的服務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這也是繼 KubeSphere 之后,青云科技推出企業級容器平臺 QingCloud KubeSphere Container Platform(QKCP)的初衷,即借助 QKCP 及青云科技的整體能力,針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提供一套適合的云原生實踐規劃。
穿上“外殼”我也認得你 QKCP
大熊貓的形象,穿上了寓意著冰雪的外殼,“冰墩墩”的在地性、文化特征、時代性與科技感就徹底“出圈”了。“冰墩墩”還是“大熊貓”嗎?形象一脈相承,卻是另一個獨特的存在。
從 KubeSphere 到 QKCP 也是一脈相承,兩者大多數基本功能相同,卻是兩個不同的產品,定位、適用范圍和場景都有所差異。其實在 KubeSphere 開源社區出現的同時,QKCP 就已經問世了,并與 KubeSphere 相輔相成。QKCP 可以說是 KubeSphere 的“伴生物”,或者用“Sidecar”(邊車)這個概念來描述可能更為貼切。據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臺資深產品經理于爽介紹,QKCP 在能力層面完全復刻了 KubeSphere 既有的各種功能。但是,QKCP 與 KubeSphere 在某些功能上是不同的。QKCP 還可以結合青云很多其他的產品、業務場景,以及青云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伙伴,進行延展與拓寬,為企業提供不同場景、不同行業所需的能力和方案,青云售前團隊、售后團隊具備的軟能力也都融入到 QKCP 中。
于爽歸納了幾點 QKCP 的差異化所在:QKCP 可以對新形態、新架構的芯片和國產化操作系統提供全程全量的支持;在對多集群的支持上,QKCP 比 KubeSphere 提供的功能更多,而且可以兼容更多不同云平臺上的 Kubernetes,將不同的集群在一個控制平面中統一管理起來;在 GPU 管理調度上,QKCP 也可以提供更多能力,比如 QKCP 的 GPU 監控及管理在監控指標豐富度、操作的便捷性上都超越了 KubeSphere,在通知管理、監控管理以及對 Spring Cloud 的支持上亦是如此。
QKCP 新升級到了 v3.2 版本,主要的功能更新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更易用的 GPU 管理,二是更強大的通知管理,三是深入到云原生 DBaaS 領域,為 DBA 提供強大的管理功能。
于爽對 QKCP 3.2 的 GPU 管理功能進行了演示。企業用戶登錄時,在集群監控數據中就可以看到 GPU 監控指標,即在首頁就對 GPU 的情況使用一目了然。在業務層面,比如運行一個應用,用戶可以直接創建相應的 GPU 的工作負載,運行諸如 TensorFlow 這種 AI 類或大數據類的任務,然后調用業務,不僅能夠直接看到相應資源的使用情況,還能更好地管理這些相關資源。舉例來說,在某個 GPU 節點上,用戶可以在監控中直接看到 GPU 的顯存用量、溫度、用電功率等指標數據。這些體驗與使用開源的 KubeSphere 是完全不同的。
于爽透露說,在后續的 QKCP v3.3 版本中,將會內置 Spring Cloud,同時提供跨基礎設施的、統一視角的多集群監控大屏,業界也有人稱之為駕駛艙; 另外在安全能力方面,QKCP 也會持續加強。
會吃火鍋,就會選擇云原生產品
對于商業企業來說,他們看重的不止是 QKCP 自身強大的云原生功能,還在于它能夠與青云的其他產品,包括數據庫、中間件,以及青云低代碼平臺、云管平臺等進行整合,滿足不同業務場景的需求。“不僅要知道如何將應用跑在 Kubernetes 上,還要穩定、強大、靈活地管理起來,這才是企業的核心訴求。”于爽表示。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需求選擇 KubeSphere 或 QKCP,有點像吃火鍋。KubeSphere 就像是三五好友在家中吃自助火鍋,買好底料和想吃的各類食材,吃得隨意、自在。這充分體現了 KubeSphere 的靈活性,它可以將很多功能組裝在一個產品中,并且屏蔽底層的技術難點,按需滿足用戶需求,但事無巨細都要使用者親力親為。而這一點可能正是很多商業企業所忌諱的,他們總希望盡量避免麻煩,直接享受“海底撈”似的全程無憂的服務,從進入店中開始,從美甲、玩游戲,到食材的安全與品質監控,再到用餐乃至過生日等各種活動,都有人事先規劃并完美呈現。QKCP 之于企業客戶就類似海底撈之于食客,能夠一站式滿足客戶的云原生需求。金融、運營商、工業、教育、能源、交通物流、零售電商和政府等行業的大量成功應用足以證明。
光大銀行構建金融全棧云時,就采用青云全棧云平臺交付一鍵部署的 QKCP,即將 QKCP 和青云 IaaS 平臺集成交付,在青云全棧云平臺上一鍵部署具有多集群管理、DevOps、應用管理、微服務治理、可觀察性(監控&日志&告警)能力的多租戶容器平臺,并由青云 QingCloud IaaS 平臺提供超高擴展性的網絡與高性能的持久化存儲。
在運營商行業,中移金科致力于打造容器混合云,實現多地、多機房、多資源融合。它將 QingCloud 云平臺作為 KVM 資源基礎,提供彈性敏捷的虛擬化資源;基于 QKCP 容器平臺提供高質量的容器資源操作;借助 iFCloud 統一服務門戶,提供云運營、云運維、云服務、業務管理等功能。目前,中移金科已上線容器服務器近百臺,并在持續擴容中。
在教育領域,QKCP 成了支持校園支付平臺創新的利器。2018 年,北航制定校園支付平臺規劃之初,就將打通支付場景壁壘、實現學校內部系統的整體貫通作為目標,并采用微服務架構作為技術路線。由于 QKCP 支持預警管理和灰度發布等功能,北航校園支付平臺的 27 個集群不再設立專門的運維人員,在不同支付場景下的實時交易也更流暢、更便捷。如今,北航成了首家接入數字人民幣的高校,它通過賬號體系不斷擴大數字人民幣的支付場景,解決了部分外籍學生無法線上支付、離線終端支付異常等痛點問題。
云原生之路千萬條,最適合是第一條:如果你是社區用戶,那么可以選擇 KubeSphere 開源容器平臺,云原生“全家桶”可以實現快速賦能;如果你是企業用戶,那么 QKCP 企業級商用容器平臺則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因為它能力更強、覆蓋場景更多、服務保障更全;如果你想更省事,那么可以選擇云原生全棧套件 QKE,它是青云科技公有云上的云原生“穿透器”,可以一鍵創建原生 K8s 托管集群服務。
一句話,不管你的云原生之路如何選擇,青云科技都會是長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