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麗娜
在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發展也面臨日趨激烈的競爭壓力。逐步推進的國企改革,將承擔著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責任。如何做到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如何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如何提高國有經濟經競爭力?
國企數智化轉型需加強監督與管控
數智化轉型是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對國有企業經營戰略、治理體系、組織形態、生產方式、運營模式等全方位的改造、變革和重構過程。穩步推進數智化轉型,既要加強總體戰略引領,又要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通過有效的國有企業監督和管控,不僅能對國企數智化轉型方向進行引導和規范,同時,還能實現對企業數智化轉型過程中效果和問題的準確洞察。通過可感知的數智化轉型成效反饋,動態調整轉型過程中的政策激勵重點與方式,更有效地發揮政策引導效應,激發企業自主轉型的創新活力。
1.注重“兩利三率”政策下,國有企業經營成效的考核、合規性經營決策的評價、國企社會責任踐行的跟蹤,都是數智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數智化轉型,不僅提供了企業經營成效發展的有效推動力,同樣,提供了國有企業經營決策環節合規性的監督手段、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踐行成效的檢驗手段、國有企業對國家及區域政策落實程度的跟蹤和評價,都是在國有企業數智化進程中,迎來的新挑戰。國有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將經營成效、經營狀態、經營風險和經營經驗,依托信息技術向出資人實時有效的反饋。
2.在“管資本”要求下的,集團型企業對下屬多業態經營單元的管控責任。
國有企業作為社會運行的重要載體,上接監管單位,下轄多業態的經營單元,既是國有資本運行的執行者,也是下屬經營單元的管控者。有責任和義務依托技術手段,實現所轄范圍內的經營成效的激勵、合規性的管控、經營風險的預警及經營態勢實時在線的數據和信息的獲取。
發揮國資監管體系的“指揮棒”效應
結合國資監管數智化建設,以標準化、自主化、平臺化的模式推進監督管理的數智化監管體系建設,加快拓展監管系統跨管理層級、跨業務領域等多元的覆蓋范圍和逐漸穿透的國資監管體系應用深度。
1、決策過程合規:通過對監管企業的集體決策過程的系統固化、實時跟蹤、數據沉淀及合規性檢驗,實現對所監管國有企業的經營決策過程的可感、可知。同時,能通過國資監管對標體系,實現對同類型、同體量、同區域、同層級的不同經營主體的決策特點和決策行為偏好的對標。
2、資本布局合理:通過對國有企業的資本運作事項的過程監督,可探究國有企業資本布局的靜態范圍和動態變化趨勢,探求國有企業的資本布局是否符合所屬區域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所屬行業內的政策要求、是否符合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布局要求。
3、資金動態可知:通過對國有企業的大額資金的動態監管,可對國有企業的大額資金動向進行實時感知,通過對高風險區域、高風險行業、高風險企業等高風險因素影響下的大額資金動向信息,進行監管前置,從事后管理,向事中、事前管理環節,進行前移。
4、經營態勢可感:通過對企業經營數據的匯集、整理和分析,實現對國有企業經營運行態勢的判斷,通過對國有企業的經營態勢的感知,進而分析同時期社會發展中的情況,及時做出政策的指引,強化政策制定環節的跟蹤評價機制,提高經營態勢感知對政策科學制定的數據支撐作用。
5、產權變動可控:國有企業在推廣數字化技術成果轉化的過程中,以科技成果撬動社會資本,協同推動產業創新的過程中,基于國有資產產權監督與管控體系,實現科技成果輻射效應的可管、可控。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的完善與創新。
6、資產分布可查:資產的管理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各個企業的重中之重,這些領域的企業普遍是重資產型企業,在此輪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又面臨著從生產經營、企業管控、產業協同到智能營銷各個環節的數字化變革。資產地域的分布、資產狀態的分布、資產所處生產經營環節的分布合理性,都將是未來重點關注、分析和監督管理的內容。
7、經營風險可預警:國有企業的經營風險,不僅僅影響單一企業、單一行業、單一地域,在產業協同日益緊密的今天,各層級國有企業的經營風險,都必然要納入監管體系中來。如何結合行業、區域、企業的特點,探索風險預警的模型,將是重點關注的問題。
8、監督責任可追溯: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承擔了企業的經營主體責任和風險防范責任。國有企業是個覆蓋國計民生各個行業的有機的整體,重大的監督責任和是需要具備可防范和可追溯的能力??勺匪莸娘L險責任監督體系,將促進企業經營風險防范體系的提升。
國有企業內部管控體系同步搭建
現階段,各區域、各層級的國有企業內部管控、數據治理水平的基礎不同,要充分利用本輪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機會,推進經營管理一體化、監督管控一體化、數據決策一體化。
1、一體化管控的模式:依托現有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通信技術的發展,加快跨層級、跨企業、跨業務領域、跨地域的一體化管控模式應用,探索以“云+應用+數據”的數字化轉型新模式。
2、數據匯聚、風險預警的管控區隔的模式:管控體系的集中,必然帶來數據分級授權的挑戰。新時期技術的額發展,已能做到應用的一體化部署,但數據的分級次授權模式。數據的層層匯聚,管控類與業務類數據的逐層治理,形成面向企業內部、企業外部經營數據監督、管控、預警的協同模式,將是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重點探索的方向。
用友BIP使能國資國企數智化轉型
用友BIP打造國內領先的國資數智監管云平臺,秉承“智國資 惠國企,國資國企一盤棋”的服務理念,助力國資委及國資平臺公司優化資本布局、強化資本運作、維護資本安全、提升監管效能,實現國資監管大格局,促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加速國資國企數智化轉型升級。
用友BIP助力北京市國資委構建“一體兩翼”為核心的共享型數據治理體系,打造數字化轉型基石,提升數據管理水平,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助力國資企業規模實力持續增長,為國資企業提供決策支持。
近年來,山西省大力推行國資國企轉型升級,創新性地提出“分級授權、厘清職責、品字架構”的改革思路。用友充分考慮山西省國資監管模式的特點,結合用友服務的多家國資委及國資運營公司數智化監管平臺的最佳實踐經驗,提出了山西國運穿透式監管平臺,實現了山西國有資本監管更加聯動、更加智更加精準、更加持續。
數智化轉型,經過了前期長期的探索,逐漸進入到了深化應用的探究時刻。如何將國有企業的數智化轉型之路走深走實走穩,將是未來的路上,大家共同要探討的話題。國務院國資委加強對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指導,各地方國資委結合實際務實推進所監管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各層級國有企業將根據企業經營的行業、區域和生產實際,探究與自身生產經營實際相符合的數智化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