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環建管辦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控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首環建管辦〔2022〕6號)。根據通知,北京市2022年底前,力爭全市居住區充電設施建設基本覆蓋。建立健全電動自行車及充電設施銷售、使用、管理、建設、運營、執法等環節標準體系,實現充電設施智能化安全監管,推動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產品質量明顯提升、電動自行車使用及充電行為明顯規范。
而早在2021年底,在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舉行的“科技賦能 ‘芯’中有你”主題電動車安全精細化治理啟動儀式上,基于思卡樂科技研發的社區電動自行車防入戶充電管理系統,在全市首創了電動車精細化管理模式。
思卡樂第五代社區電動自行車防入戶充電管理系統 解決四大管理痛點
據了解,思卡樂科技是行業最早進入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的人車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家及深圳市認定的“雙料”高新技術企業。自成立以來,思卡樂科技專注于電動自行車安全與規范使用管理技術的研發和技術創新,并于2014年在行業率先推出智慧電動車實名備案智能管控系統方案。
隨著國家對電動車精細化管理的需求不斷更新,尤其是充電安全管理問題的關注,2021年推出了第五代電動自行車防入戶充電管理系統,在社區電動自行車精細化管理上給出了完整且全面的解決方案,是全國首創的電動車智能監管方案。目前,思卡樂電動自行車綜合管理系統應用已經非常全面,涉及城市電動車定位、實名備案、社區電動車進出管理、防入戶充電管理、電瓶管理、違停管理、防盜管理等,是電動車安全與規范使用管理領域的領導者。
(圖為思卡樂電動自行車防入戶管理平臺)
該系統通過為電動車電池安裝RFID芯片,在樓道單元設立電子圍欄等,實現了對社區電動車和電池入樓的“追、蹤、查、管”的功能,提高區域內電動自行車輛的進出自動識別、亂停亂放管理、禁入樓道/電梯管理、電池入室充電及老化管理、車輛防盜等綜合應用處理能力,如遇有攜帶電動車電池進入樓門情況,就會通過聲音、燈光等進行預警,并及時將預警信息自動回傳至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及上級監管部門,破解了電池上樓入戶充電這一監管盲點。
科技手段+社會共治 破解電動車上樓充電管理難題
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作為該系統的試點地區,從硬件產品到軟件管理系統,均采用了思卡樂研發的電動自行車防入戶充電管理系統。為精準解決電動車溯源困難、排查不清等管理難題,張家灣鎮對55個村各類電動自行車進行了全面摸排,為16137輛電動車貼上了二維碼,建立了全鎮電動車數據庫。通過對電動車電池植入芯片,樓道內安裝電子感應器,車主違規攜帶電動車電瓶上樓充電,將通過聲音、燈光等進行預警。電動車貼上溯源二維碼,發現電瓶和電動車分離,能快速聯系車主,及時提醒提示。建立社區電動車動態數據庫,充分運用科技手段管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廣泛建立電動車充電樁,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就近充電。
(圖為施工人員在樓道安裝電子感應器)
“這個東西高科技啊,這下不用擔心樓里有人不自覺把電動車電池拎上樓充電著火啦!”而張家灣鎮自舉措推廣以來,該鎮未發生電動車電池室內火災,有效降低了電動車室內火災發生率,得到群眾好評。
據統計,歷經五次迭代,思卡樂電動自行車安全與規范使用綜合管控系統,已在北京、廣東、湖南、湖北、陜西、云南、江西、河南、河北、山東、寧夏等全國近100個縣區運行,分布在全國的平臺上“24小時不斷電”運行的物聯網基站合計超10萬個,管控車輛合計超8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