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企業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這些年來,企業對自身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從最初的做大做強,到今天的做優做強做大,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
其實如今對中國的優秀企業來講,做大并非難事。一方面規模效應會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可以采取“以量取勝”的策略搶占市場;另一方面在很多人的認知里,認為規模大就是做出了成績。
但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面對新的市場變化和競爭,更需要企業堅持創新的思維,通過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方式,來尋求市場的增量空間。
在這場激烈的規模競逐之中,有一家中國企業卻以另外一種姿態脫穎而出。
近日,被譽為工業設計界“奧斯卡”的德國紅點獎公布了其2022年獲獎名單,其中海爾智家共獲56項產品設計獎,是中國家電行業中獲獎最多的企業。且2008年至今,海爾智家已累計摘得德國紅點獎共174項,亦是中國家電行業之首。
透過海爾智家的獲獎我們可以發現,跨越“規模至上”的階段,一種更前衛的理念正在中國企業中覺醒——
除了做“大”,今天的中國企業已經有愿望、且有能力,通過自主設計的不斷做精做強,而變得更“偉大”。
時代更迭中的中國企業變革
過去40年中,中國經濟在大規模投資、基建等大型項目的拉動下高速增長,這使得有些企業認為只有不斷擴張才能大獲全勝。
但時移世易。一方面,以新冠疫情為起點,全球經濟形勢驟轉,企業生存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都在明顯上升;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經濟步伐放緩,存量時代到來,從城市到企業,傳統的外向擴張式發展都在漸漸被內涵式發展所替代。
如何在既有的規模中挖掘更多潛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國家層面、行業企業層面的時代新要求。
正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所說:“目前中國經濟放緩,同時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更高,企業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樣通過追求規模的擴大來取得發展。需要從過去簡單的、對規模的追求中找到新路徑。”
而從既有成果來看,如海爾智家這樣深挖市場需求、鉆研自有技術、精雕核心產品,將自主設計做精做強的發展方式,不失為一條中國企業當下兌現“有效發展”的新路徑。
自主設計,中國企業逐浪全球的“重型武器”
隨著中國市場環境的不斷完善,很多行業和企業的發展規模都日漸趨于成熟。
但隨著世界經濟格局轉舵,規模的成績已經不具備往日那種絕對的含金量。新的時代背景下,除了大的規模,中國更需要發展質量更高的企業——
只有在自主設計上做精做強、不斷自我突破,方能引領國內市場在如今的全球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在詭譎的全球經濟風暴中穩穩占據一席之地。
相較于其他很多企業,海爾智家顯然更早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行業的自主設計領域,海爾智家數次為行業帶來了“零”的突破。
2002年海爾小小神童洗衣機榮獲了中國家電首個G-mark設計獎;2006年海爾三超直流空調榮獲中國家電首個iF設計獎;2007年海爾雙波輪洗衣機榮獲中國首個reddot設計獎;2008年意式卡薩帝三門冰箱榮獲中國家電首個IDEA設計獎等。
這些“零”的突破,真正把中國自主設計帶到了世界,讓中國自主設計得以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
但海爾智家能夠做到真正引領中國自主設計突出重圍、走向世界的原因,顯然并非是單純技術上的升級——根本上,是它帶來了一種關于自主設計思路的轉變和升級,即由“產品設計”轉向“場景設計”。
以海爾智家本次紅點獎獲獎作品之一的博觀冰箱為例。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從技術上看,該產品在技術上的升級是絕對“硬核”的:它借助海爾首創的平行流恒溫保鮮技術實現了冰箱溫差正負0.1度波動;它還應用了多個AI智能監測管理模塊,為用戶展示了海爾智家科技保鮮設計理念。
但更重要的是,博觀冰箱以一種與時俱進的“場景設計”思路,為用戶帶來了一種遠超以往的“場景式”體驗。
(海爾博觀冰箱)
這與其“場景生態戰略”有關。這一戰略讓海爾智家所著眼的從來不是某個單獨產品的研發,而是這一產品所屬的整個場景體驗的塑造。因此博觀冰箱的設計也充分考量了高端用戶群體在場景體驗上,所獨具的那種美學需求,著眼細微處,在冰箱的美學理念上進行革新:
一方面,它通過155項專利的攻克、17家一流資源的整合以及20萬余次實驗,實現了冰箱與櫥柜的完美融合,使冰箱在櫥柜中的嵌入可以完全吻合不留空隙,以此終結了衛生有死角難清理,不美觀的痛點;
另一方面,它還融合了建筑方面設計語言,外觀采用錯層、拼疊設計手法實現面板懸浮效果,強調核心功能區,使冰箱在視覺上更加符合、匹配高端用戶對生活空間的美學需求。
或許技術可以復刻,但理念無法照搬。一般企業若沒有這種宏觀的、場景化的思路做指導,那么它所做出的產品顯然很難如博觀冰箱一般實現用戶體驗的迭代,這也是博觀冰箱能夠在紅點獎這樣的世界級評選中收獲贊譽的原因。
于中國企業而言,這正是由做“大”邁向“偉大”的最重要的意義。
順應時代浪潮,中國企業由做“大”邁向“偉大”
追逐規模并不是問題,但沉溺于追逐規模就會成為問題。
面對新時代的市場競爭,企業不應該一味地追求數量和規模,而是需要去追求科技質量和產品使用質量。唯有如此,能夠讓更多的中國企業由“大”邁向“偉大”,也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地獲得用戶認可,為行業發展和用戶生活帶來改變。
而從既有成果來看,如海爾智家這樣深挖市場需求、鉆研自有技術、精雕核心產品,將自主設計做精做強的發展方式,不失一條之于當下中國企業兌現“有效發展”新路徑。
從數據上看,十余年來海爾智家累計獲得的174項紅點獎,都集中在冰箱、冷柜、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廚電等核心品類中。
而中怡康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海爾智家整體市場份額再增2.3%,以25.1%蟬聯行業第一。相較于2019年的19.7%、2020年的22.8%,其市場份額也再創新高。
這種將自主設計做精做強的策略,真實地在為海爾智家贏得喜愛、尊重與認可。
在這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要做最大的自變量,而中國企業便是這自變量中潛力最澎湃的一股中堅力量——
而只有當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夠如海爾智家這般,重視自主設計、做更具發展質量的“偉大”企業,方能讓這股“中堅力量”在世界舞臺中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