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文件指出,要加強審計技術方法創新,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審計,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規劃》的公布,標志著審計工作走上了信息化運行的軌道,進一步推動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
蘇州市審計局將長期以來積累的審計工作經驗,與新點軟件在政務及工程信息化領域的專長結合,深入開展研究型審計,針對大數據時代投資審計面臨的難點、痛點,研發公共工程智慧審計系統,希望通過大數據技術和智能化手段,實現投資審計信息化的技術創新,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
#投資審計信息化面臨的問題
01 信息孤島化導致數據難利用
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數據,由發改、財政、住建等部門以及業主、咨詢單位等不同單位掌握,數據獲取困難,大數據審計難以開展。
02 信息非標化導致數據易缺失
送審資料、審計檔案主要以紙質資料或掃描件為主進行傳遞和存儲,資料漏報、錯報以及缺失時有發生,資料核對和查找耗費審計人員大量時間和精力。
03 審計工人化導致經驗難傳承
投資審計技術壁壘較高,審計工作很大程度上依靠個人經驗和技術水平,多年來大量審計項目產生的經典案例沒有形成信息化的審計模型,大量優秀審計經驗和技術方法得不到傳承和再利用。
04 方法單一化導致數據易浪費
不論是審計招投標、造價或者其他工程內容,如果只審查單一項目數據,往往難以發現問題。而多項目、多信源、多時點數據,如果沒有針對性的大數據分析工具,僅靠傳統方法又難以發現諸多數據對比產生的疑點,大量數據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解決方案
針對傳統審計工作的痛點和難點,新點軟件將大數據思維與投資審計相互融合,為蘇州審計局“量身定制”了一套公共工程審計數據分析系統。系統充分整合招投標數據信息,以規范數據的采集和錄入為抓手,盤活數據資產,全面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降低審計風險。
公共工程審計數據分析系統采用“總體分析、洞察疑點、高效落實”的數字化審計模式,打破組織界限和職能界限,通過各種審計數據分析模型不斷完善審計過程、要點,拓展審計廣度和深度,有效提高審計質量、提升招投標審計效能。以“大數據分析”替代傳統“人海戰術”,有效克服審計機關“人少任務重”的現實矛盾,進一步提升審計能力。
盤活數據資產,賦能建筑審計業務
新點公共工程審計數據分析系統,不是簡單的數據查詢或統計+可視化工具,而是集“數據系統治理、項目總體分析、疑點精準洞察、成果權威高效”于一體的大數據分析平臺。
系統建立了一套“以數據治理制度為基準、以數據治理工具為保障”的數據治理體系,對項目各階段工程文件進行量化的數據分析,對數據的安全、質量、模型、操作、備份等方面進行統一管控。將過去審計機關“無體系化的數據治理”和“數據計算僅局限于業務數據計算”的問題,逐步優化為“數據資產化,資產價值化”模式,輔助審計機關快速發現問題疑點,防范審計風險,保護數據的高可用、高質量、高可靠、高安全。
智能分析比對,抽絲剝繭處理疑點
針對工程造價和工程招標投標的審計工作,系統加強了對歷史數據及數據間關聯性的研究分析,通過科學有效的數據分析比對,對所有數據資料進行審查,為審計人員處理問題疑點提供幫助。
當發現信息數據間的偏差時,系統會自主針對偏差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發現違規行為和問題疑點,同時自動提示、統計分析異常數據、問題疑點,通過問題數據的分析過程和數據鏈走向展示等應用,輔助審計人員快速甄別、確認審計問題,并結合預制的審計取證單模板與關聯功能,快速生成取證單,高效解決問題疑點。
數據分析模型,提供精準靶向支持
系統根據審計業務中法律法規、邏輯關系、不同類型數據之間的比對關系、審計人員實際經驗、工程造價指標等內容,設定(判斷和限制)條件,建立各類審計數據分析模型。
通過各類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對投資審計基礎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同時采用關聯分析、行為分析、趨勢分析等多種技術方法,由點及面、自上而下將數據串聯,進一步發現數據疑點、審計問題線索,為審計人員提供靶向支持。
大數據技術與投資審計的有效結合,為今后蘇州審計局持續探索數字化投資審計模式提供新技術、新方法。新點軟件作為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的“使能者”,未來將繼續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行業內的落地生根,助力各地審計機關釋放出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審計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