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面的內容我們已經了解到靈瓏應用交付優化平臺如何對接F5 API進行配置采集,從而進行可視化展現和配置梳理;以及如何利用“靈瓏”的配置優化功能,為設備內配置進行體檢。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通過“靈瓏”進行設備納管,會為運維帶來哪些便利,“靈瓏”如何幫助用戶實現在規避風險的同時提升運維效率。
F5作為應用交付以及業務調度的核心控制單元,截至目前推出了幾十種設備型號及適配版本,綁定著不同的軟硬件支持策略。在如此復雜的架構背景下,如若客戶缺乏相關運維經驗,可能會發生服務過期、排障困難等令人頭痛的情況。因此,同時運維大量F5設備時,識別設備的關鍵信息變得尤為重要。再加之,雖然不同區域的F5設備上運行著大量的業務,但是客戶普遍缺少全面、細化監控每一個VS的手段。使用NPM監控時,通常需要運維人員通過手動輸入VIP+PORT+協議類型的方式定義一個應用。而應用的數量往往都是龐大的,這就非常容易造成輸入錯誤,導致無效監控。
【F5官方文檔-軟硬件支持策略】
在實際運維場景中,同時結合眾多行業使用者的調研反饋,我們觀察到,在運維應用交付類產品過程中,以下幾類問題是客戶迫切想要解決的:
1、遇到疑難雜癥開具CASE,但不了解軟硬件支持策略
在CASE回復中,客戶被告知當前故障設備軟硬件版本已經不提供技術支持。需要客戶自行通過登錄官方網站,在搜索欄中搜索對應的英文關鍵字,并在搜索到的英文結果中自行查詢軟硬件的支持策略后才知道當前版本已經不提供技術支持,這對業務恢復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何才能幫助用戶規避這樣的問題?
2、遇到CVE事件,不確定自己管理的設備哪些收到影響
客戶通常定期查詢并更新Excel記錄,如遇CVE事件,需要對Excel記錄的所有設備進行升級、加固。這一系列操作完成后,若安全部門又發現了CVE相關的攻擊特征,但是仔細查看后發現有個別設備在Excel中并沒有記錄,這就令人非常頭疼。有沒有一個工具能有效解決這類問題,幫助用戶自動實現資產管理?
3、收到續保提醒,才發現維保快到期
客戶提前三個月收到廠商的服務到期提醒,可是流程需要提前半年申請,因為這中間需要經過多次溝通才實現順利續保,否則非常容易產生罰金。有沒有相關產品功能可以幫助用戶預防這個問題?
4、定義應用數量龐大,無法做到全面監控
客戶通過使用NPM定義了大量存活于F5上的業務,但是通過對比F5上的VS數量發現定義不全。有沒有一種方能幫助用戶通過自動化的方式定義這些在F5上的業務呢?
其實,以上客戶痛點都能夠通過“靈瓏”輕松解決。目前,“靈瓏”為使用者提供的資產查詢展示內容,包括硬件檢測、軟件檢測、設備分類、資產詳情檢查項。
硬件統計
【以上數據為demo數據演示】
軟件統計
【以上數據為demo數據演示】
設備分類
【以上數據為demo數據演示】
資產詳情
【以上數據為demo數據演示】
同時支持資產詳情導出,便于客戶留檔
【以上數據為demo數據演示】
支持定義維保時間
如果有續保需求,可以提前走申請流程,防止經濟損失。
應用自動化定義
輸入應用自動化定義規則
靈瓏納管的F5配置會以自動化的方式定義為NPM上的應用
【以上數據為demo數據演示】
通過配置資產統計功能,能夠對應用交付設備信息進行全面整理,從而幫助運維人員獲得一份清晰、準確、簡潔的設備信息數據;通過應用定義功能,能夠對應用交付設備信息進行閉環消費,使用自動化的方式將VS以應用的形式定義在NPM上。由此可見,靈瓏應用交付優化平臺能夠幫助運維人員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實現全面、精細的應用監控,真正做到規避無效定義,提升運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