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易生活
眾所周知,近年來智能手機行業的市場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大頭部廠商基本也明顯加大了對新技術研發以及新配置迭代的力度。
以結果而論,如今的中端、中高端,特別是旗艦產品開始越來越積極地搞各種新技術的 " 首發 "、" 獨占 "。而在諸如顯示、散熱、充電、拍照等重點配置方面,近年來更是呈現出了遠超過去數年間的提升速度。
不過,有新技術、新配置的迭代,自然也就意味著會有舊技術、老配置被淘汰。然而,縱觀這些在當前中高端乃至旗艦機上幾乎已經見不到了的技術、設計和功能,真的就能斷言它們一定是 " 落后 " 和 " 不實用 " 的嘛?
幾乎消失的存儲卡插槽,沒實用價值了嗎
比如說,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 MicroSD 卡的擴展插槽,而如今 MicroSD 卡在智能手機上的實用性,也已沒有以往那么高了。一方面,這是因為 MicroSD 卡的技術常年沒有進步,哪怕是如今最高速的 MicroSD 卡,速度(一般是 170MB/s 持續讀、90MB/s 持續寫)也僅僅只相當于如今中端機型內置閃存的 1/10 了。更不要說大量的主流 MicroSD 卡相比手機里的閃存,更是可謂慢得出奇,將其用作擴展存儲顯然存在著拖慢整機速度的可能。
目前的世界最快已量產 MicroSD,然而它的接口和手機并不完全兼容,而且其實也不快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 MicroSD 卡的速度確實太慢,所以 Android 系統早在 6.0 時就已禁止將其用于安裝應用。也就是說,如今智能手機就算保留了 MicroSD 卡擴展功能,也僅僅只能用于存儲媒體內容。但你甚至很難將其用于給手機的拍照或攝像功能進行 " 擴容 ",因為主流 MicroSD 卡的性能太差,而現如今手機的成像分辨率越來越高,所以使用外置存儲卡存儲影像是可能導致卡頓,甚至是出現一些故障(比如無法拍攝高幀率視頻、或者導致相機閃退)的。
2021 年的索尼 Xperia Pro-I,是目前最新、保留了 MicroSD 卡插槽的機型
但這是否就意味著 MicroSD 卡對于當下的智能手機來說,就毫無價值了呢?當然不是。要知道,如今智能手機普遍具備更大、品質更好的屏幕和揚聲器,所以如果手機能支持 MicroSD 卡擴展,就意味著用戶可以輕松地在手機里存儲大量的 4K 視頻、音樂、小說或漫畫,不再需要消耗流量去在線觀影和聽歌。
有線耳機插孔,如今也到了該回歸的時候
除了 MicroSD 卡插槽外,有線耳機插孔也是如今智能手機上普遍已經被 " 淘汰 " 的老舊技術。根據一些業內人士的說法,之所以手機廠商普遍選擇淘汰它,一方面是因為有線耳機插孔組件在機身內部占的空間太大,而且還比較厚,與當時(它開始被淘汰時)的輕薄設計方向產生了沖突。當然,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廠商也有強推無線耳機的用意在里面。
其實哪怕是曾經全球最薄的手機,也沒有取消有線耳機插孔
但當時間來到 2022 年時,一方面我們會發現,如今的手機出于各種各樣的需求(比如更大的屏幕、更強的散熱、更大的電池),早已不再追求機身的極致輕薄。所以此時從內部空間上來說,完全已經有了重新配備有線耳機插孔的硬件條件。
另一方面,縱觀如今的真無線耳機技術,哪怕是最新最強的藍牙協議,在真正完全無壓縮、數據 " 精確到比特 " 的前提下,也才剛剛只能支持 CD 級音質的無線傳輸。至于所謂的 24bit/96KHz" 高解析藍牙 " 技術,則普遍都混入了數據壓縮和解壓的過程,同時還伴隨著音頻卡頓、音質 " 自適應 " 降格等各種不太好的體驗。
相比之下,有線耳機不僅 " 天生 " 就支持完全無損的高清信號傳輸,而且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諸如 2.5mm 平衡接口、微型靜電單元、微型平板振膜、超多單元分頻結構之類的新設計,也使得高端有線耳機現在可以用更小的接口實現更大的輸出功率、更高的解析力、能更完美呈現高清音頻文件里的各種細節。說得更直白一點,也就是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主流智能手機不僅實際上可以 " 塞下 " 更高性能、體積更小的有線耳機接口,而且實際的聽音效果也可以 " 吊打 " 最新最強的 TWS 無線耳機。
兩段式實體快門鍵,其實真的很有用
如果說 MicroSD 卡插槽和有線耳機插孔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商業考量,如今已經普遍在智能手機上見不到了的話,那么兩段式實體快門鍵的消失,則顯得更加沒有道理。
什么是兩段式的實體快門按鍵?簡單來說,它曾經是那些早期旗艦影像機型的 " 標配 "。當用戶需要拍照時,輕輕將其按下一定的深度就會感受到一個明顯的段落感。此時手機就會先執行對焦和測光操作、并鎖定對焦和測光值,再將快門鍵按下,手機就會完成照片的拍攝。
當然,也可以說這種設計的本質,是為了掩蓋早期影像機型在對焦性能上的不足。因為早期的移動 CMOS 沒有現在那種快速的 " 全像素對焦 " 結構,因此兩段式快門的設計無形中將 " 對焦 " 和 " 拍攝 " 之間的間隔時間拉長了,讓用戶不再能夠明顯感知到對焦所耗費的時間。而如今影像旗艦機型的對焦普遍在一瞬間就能完成,所以對兩段式實體快門的需求是沒有那么強的。
但這并不意味著兩段式實體快門鍵對于現在的用戶就沒有意義了,畢竟與觸控式的屏幕快門鍵相比,位于機身側面的實體鍵會帶來更為穩固的握持姿勢,同時讓按下快門瞬間的振動更小,變相有助于拍攝出更加清晰的照片。
另一方面,有時候我們其實并不想要手機過于 " 智能 " 地進行自動對焦,比如當你想要拍攝一張人像時,如果手機此時自動對焦到了后面的背景上,這顯然就會有點尷尬。而兩段式實體快門就可以很好地避免這個問題,因為當你半按快門時不止會讓手機完成一次對焦和測光,同時也會在對焦成功后鎖定對焦和測光值。
這樣一來,只要鏡頭與被攝物之間的相對距離不改變,就算被攝的人或物體換了一種姿勢,或是你的手不慎抖了一下,只要快門還處于 " 半按 " 狀態就不會重新對焦,只需繼續按下快門,就可以確保拍出清晰的畫面了。
消失的設計,不一定是因為 " 沒用 "
總的來說,無論是 MicroSD 卡插槽、有線耳機插孔,還是帶有兩段式觸發設計的實體快門鍵,它們對于如今的智能手機來說,一方面在設計與工程實現上其實并沒有什么難度,另一方面也未必會帶來多少成本的增加。
那么既然如此,為什么這些技術和設計還是被普遍淘汰了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它們不算 " 新穎 ",只屬于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