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于經濟的影響持續而深遠,也讓零售業的變革更加激烈、迫切。
突如其來的金融沖擊,讓一些沒有做好準備的企業步履維艱,也讓普通民眾“不敢消費”的心態病毒式傳播,零售業的高速列車面前驟然亮起紅燈。
為此,政府率先出手,連續出臺多項舉措穩民生提振消費,支持零售行業積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4月18日,最新頒發23條金融舉措也重點提到:要提供便捷金融市場服務,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這也與不久前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不謀而合。
外部市場的優化、政策的扶持也給很多困境中的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 “打鐵還須自身硬”,特殊時期零售行業要紓困,更應沉心“修煉內功”!
方法論有很多,大方向上主要還是跟上數字化的時代發展潮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升自己的抗壓抗風險能力。而具體要怎么做,筆者認為還須從未來的視角看現在,洞察消費升級需求,有針對性地發展創新。不妨以零售大企國美為例,看看這位老將是如何依托全零售戰略,在“家生活”賽道一路乘風破浪,創新引領未來生活趨勢,帶動行業深刻變革的。
精準選擇“家生活”賽道,滿足消費者升級需求
零售與民生,是最緊密的一對盟友。零售業的升級發展之路,當然要從滿足民生需求的大方向中“淘金”。在這一點上,深耕零售行業35年的國美深有體會。在錯失了前10年電商野蠻崛起的時機,國美就一直在尋找一條更適合自己的新賽道,在2017年發現了“家生活”這一具有巨大價值潛力的賽道,并率先進行布局。
據專業機構測算,“家生活”賽道市場空間達到了30萬億,擁有大量的高增長能力的藍海細分領域,覆蓋到了到店、到家、到網、進店等全場景,覆蓋了家電、家用、家居、家裝、家服務等全品類,具有極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
迎著這一趨勢,國美已提前完成了從電器拓展到全品類的“家庭消費”超級供應鏈的打造。一個數據是,截至今年2月,國美零售平臺的SKU數已近200萬, 入駐的KOL/KOC已達2000個以上,生產商4200家,渠道商6000家。國美供應鏈涵蓋家電、食品酒水、服飾鞋包、家居家裝、日用百貨、母嬰玩具、美妝個護等類目,通過琳瑯滿目的商品,更好滿足家庭用戶的需求。
事實證明,老將國美依然具備洞若觀火的眼光和直覺。從宏觀上看,近年來家庭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銀發經濟、三孩經濟相關的鼓勵政策陸續出臺;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線上、線下的融合趨勢明顯,線下的零售業態開始受到官方和行業的主要參與者的關注和重視。國家政策和行業市場的趨勢,都證明了家庭消費和數字經濟的價值!
而最直觀的還是在于老百姓的消費觀念的變遷。在物質資源已經達到飽和的情況下,推動消費的內核已經從“物質需要”變成“精神滿足”,傳統的零售電商已經無法滿足“場景式”“沉浸式”的線下體驗需求。消費者的個性化喜好的滿足不再局限于場景、空間,而是希望真正實現“所想即所得”。
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國美身上。左手帶著廠商伙伴一起建設友鄰生態,右手通過“家生活”理念的精準定位鏈接消費者,國美也給出了一份不錯的2021年答卷:綜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2個百分點,經營現金流大幅改善,全年實現正向流入約6.5億元。堅持“家生活、全零售、娛樂化”這三個關鍵詞,持續為普通民眾的美好生活需求助力。
重塑未來商業 全零售戰略構建生態閉環
剛剛提到,“家生活”領域是國美踩準的新賽道,強調的是選擇的重要性。但是沒有人能一直站在風口上,國美選擇了一條雖然艱難,卻更加可持續的道路——與各方伙伴共建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形成了“線上、線下、供應鏈、物流、大數據/云和共享共建”六位一體的共振協同的零售閉環生態。
去年12月,國美召開“全零售生態伙伴大會”,正式吹響全零售生態“集結號”,會上國美與與數百家戰略合作伙伴簽約:2022年,國美將攜手6000家行業知名品牌共同成長,全域賦能20萬商家,實現合作共贏,借助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與各方攜手,共享共建零售新未來。
事實上,國美的每一步都在為這個最終目標夯實基礎。
從2018年轉型生活整體方案提供商、服務解決商和供應鏈輸出商;2019年成為融合社交電商、國美門店的綜合流量端,匯聚家電和非家電業務,形成互補互聯的初步全零售生態;2020年完成了向線上、線下雙平臺驅動的科技型本地零售企業的轉型,線上平臺真快樂APP完成全品類,全鏈SKU展示和銷售;2021年,國美正式完成線上、線下、供應鏈、物流、大數據&云和共享共建六大平臺建設,布局全鏈路、全場景、全模式的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全面開啟了“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
先來看線下,固有的4000多家門店本身已經具備先發優勢,轉型后,線下將從過去的賣場模式,轉變為涵蓋“展示體驗+家延伸+家娛樂+家生活服務”等核心功能的平臺,突出人貨場的核心價值。直觀來說,線下門店就是要聚焦“用戶體驗”,重點發揮精品展示體驗和本地生活服務優勢,打造多元沉浸式家場景,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再看線上,真快樂APP作為國美全零售的第一主戰場,雖然是后起之秀,但其娛樂化、社交化特色定位帶來的流量優勢也在逐步放大,從國美公布的最新年報數據來看,年訪問量達到4.4億,同比增長196%;年活躍買家1683.7萬人,同比增長433%,其發展增速值得肯定。通過視頻導購、店播、直播,網格化布局以及社群運營,國美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自由的消費體驗。同時,國美也一直在賦予真快樂APP更多“娛樂化”的獨特內核,也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并且增加了用戶與平臺之間的粘性。
此外,國美物流平臺優勢也在激活。目前,國美自建物流——安迅物流已實現涵蓋大中小件的物流網絡,通過平臺標準化和集聚效應提高運營效率,提供全面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同時,安迅物流通過市場化承單,第三方業務占比已超48%。
除了這三個對外的窗口,國美的共享共建平臺也在持續發力,通過技術的創新,攜手產業鏈上下游,打破企業間壁壘,加快零售業數字化的進程,幫助供應商與合作伙伴在流通環節降本增效、共建共贏,合作伙伴也可以通過國美構建的生態體系和大數據平臺提供的各種數字化工具,直接對自身賦能。
綜合來看,國美的“全零售”發展之路以兩個目標為導向,一個是普通消費者對于家生活的真實需求,一個則是零售行業對于集約發展合作共贏的共同呼聲。
面對整個零售行業的變革之勢,無需人人都是帶頭建設者,但是順應發展潮流,成為共建生態的一員,無疑也是明智的選擇。
而國美用自身為載體,通過構建具有“集成集約、互聯互通和共享共建”優勢的全零售共享平臺,打造了一個開放、共享、共贏的商業命運共同體,不斷放大平臺的作用,其本身就承載了更宏大的時代使命。
走在這條改革之路上,堅持深化自建與合作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持續打通消費者和場景、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隔閡,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快速顯現,帶領行業逐步紓難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