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間,科大訊飛發布2021年年報及2022年一季度業績報告,2021年科大訊飛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83億元,同比增長40.61%。2022年一季度,科大訊飛實現營業收入35.06億元,同比增長40.18%。
教育剛需的市場的呈現也可以在科大訊飛的年報中進一步看到。
2021年科大訊飛教育產品與服務營收60.07億元,同比增長49.47%,占集團整體營收比達32.82%,比2020年的40.19億元,凈增了近20億的營收。
今年1月,在科大訊飛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上,科大訊飛董秘江濤表示,雙減背景下,教育要回歸校園,回歸課堂,跟科大訊飛因材施教解決方案的訴求是高度匹配的。
雙減政策將校內教育的質量和效率上升為重要任務,《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中明確強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
據了解,科大訊飛因材施教業務在2021年實現1到N的規模化增長,區域解決方案選用的標準化產品占比超過85%,新增20+市區(縣)的整體覆蓋,營收增長48%。
與此同時,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AI等技術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在2021年1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也明確提出“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教育教學變革”。
在政策與宏觀環境之下,科大訊飛智慧教育業務深耕校內教與學的應用場景,圍繞校內的智慧課堂、大數據精準教學、分層作業、自主學習、素質教育及智慧管理等應用場景需求進一步明晰。
在課堂場景中,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可以根據學生在校內產生的考試、課堂互動、作業等過程化數據,對學生掌握知識點進行分析,并根據薄弱項“量身定制”,老師可以對學情進行精準診斷,對典型問題重點講解,個性問題針對性講解,從而可以進一步實現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的布置,減少低效重復練習,提升學習效率。
江濤在今年1月的投資者交流活動現場同時表示,雙減政策實施半年多以來,不但對科大訊飛的現有教育業務影響不大,同時還帶來了“課后三點半”的新的市場機會。“雙減”政策還進一步帶來了課后服務的增量市場。
訊飛課后服務管理平臺基于課前、課中、課后、課外四大場景,面向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解決了課程資源、管理等七大核心問題。目前,已覆蓋140多個區縣、1400余所學校,在商業模式創新上,部分地區已開始試點課后服務家長付費模式。
目前,科大訊飛已構建起教育賽道2G、2B、2C的全面產品矩陣,形成了“教學管考評”的全面教育智能化解決方案,并通過AI技術,持續為教育賦能。
此外,科大訊飛的C端教育產品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與關注。
2021年,科大訊飛個性化學習手冊收費學校數增長50%、用戶規模同比增長40%、營收同比增長63%,用戶成效獲得師生廣泛認可,續購率從75%增長到90%,2022年收入預期增長超過70%。訊飛學習機C端銷量增長150%、雙十一銷量增長300%、用戶推薦NPS值行業第一,并形成校內因材施教核心產品,2022年收入預期增長超過200%。
憑借行業龍頭地位、強大的技術能力、完善的產品體系和良好的應用成效,科大訊飛在教育賽道的持續快速增長勢頭也將愈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