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都說 SUSE 這步棋,正落在棋眼。
兩件事,讓穩重的 SUSE 在 2021 年很是興奮。在收購 Rancher 后,SUSE 已成為企業級 Linux、容器、Kubernetes和邊緣計算領域最具親和力的開源公司。另一件事也激活了 SUSE 的每一個細胞:成為首家支持歐拉開源社區的國外企業,而且率先發布了基于 openEuler 的商業發行版——SUSE Euler Linux。
SUSE 改變了想法
“SUSE 一直在尋找契機,一個 SUSE 本土化戰略落地的契機。”劉愷是 SUSE歐拉項目負責人,他所說的契機,就是基于 openEuler 發行版的SUSE Euler Linux。早在 2017 年,SUSE 就在討論落地中國的本土化戰略,謀劃能否將 SUSE Linux 技術引入中國。
SUSE 歐拉項目負責人 劉愷
劉愷強調的是 SUSE Linux 技術,而不是 SUSE Linux 產品。兩者雖是強耦合,但也并非不可分割。“中國市場有獨特的應用需求、技術特點、市場規則,SUSE 一直希望能推出更加契合中國市場的企業級 Linux 產品。”
對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這款產品進行改造,就是這家公司最初的想法。SUSE 是全球第一家企業級開源 Linux 操作系統供應商,系統穩定性堅如磐石,支撐關鍵業務游刃有余。這也使其成為第一家為 IBM、SAP 等著名廠商提供 Linux 系統的合作伙伴。
SUSE 向來重視中國市場。從 2016 開始,SUSE 已經成為華為的第二大軟件供應商。SUSE 在全球有三大研發中心,北京就是其一。即便如此,SUSE中國版 Linux 產品的研發,最初還是希望交給德國團隊,畢竟 SUSE 的產品管理體系一直位于德國總部。
但很快 SUSE 就改變了想法。
契機在于 openEuler 的出現——與其對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進行改造,讓他穿上漢服,不如以 openEuler 為技術底座,將 SUSE Linux 技術植入融合。這一想法讓 SUSE 中國頗為興奮。
SUSE 中國拿到產品決策權
確實如此。
SUSE 中國獨立承擔起一個產品研發的端到端過程是一次重大的變革,甚至在全球科技企業中也幾無先例。在全球科技企業的本土化戰略中,不乏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的例子,但所謂“中心”,多為全球研發體系的一顆螺絲釘,這就如軟件架構師與碼農之間的差距。
SUSE 顯然不同。SUSE Euler Linux 的推出,意味著 SUSE 中國首次拿到了產品決策權。其在中國本土決策、本土設計、本土研發,在市場拓展初期,也主要面向中國本土銷售。意義何在?正如劉愷所說:“SUSE 在正確的時間,推出了正確的產品。甚至友商都說,SUSE 這步棋正在棋眼。”
SUSE 的選擇
在此稍作產業背景展開。服務器操作系統主要包括 Windows、Linux 和 Unix 三大技術流派,其中 Linux 處于絕對主導地位,據賽迪顧問《中國服務器操作系統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1 年其市場占有率達到了 79.1%。在 Linux 陣營中,Red Hat、Ubuntu、SUSE 又是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中堅力量。
與此相比,中國本土的服務器操作系統起步稍晚,1999 年之后才陸續誕生了一批企業。但早期產品并無多少技術含量可言,多是基于 CentOS、Ubuntu 的美顏、換臉,所謂自主研發,也多停留在替換和修改內核、組件,集成應用軟件包層面。
改變出現在 2019 年前后。
“SUSE 不想在泥坑中打滾。彼時 openEuler 的誕生改變了中國本土操作系統企業各自為營的格局。”劉愷說。
openEuler 并非 SUSE 的唯一選擇,但似乎又是唯一的選擇。當時,底層技術的創新突破成為中國業界的主流思維,國內也的確出現了多個類似的開源社區,但這些社區或是過于以市場為導向,或是有肉眼可見的天花板,甚至言過其實,始終停留在 PPT 階段。
openEuler 的動作顯然要快很多。openEuler 源于 EulerOS 這一華為居安思危的“備胎”,但華為并不想“一手掌控”。2019 年,華為將 EulerOS 正式開源,并發起了歐拉開源社區,2021 年又將 openEuler 相關能力捐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這正與 SUSE 的想法吻合。SUSE 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社區運營經驗,而且深諳開源社區的溝通方式和合作文化——不可太過獨斷,也不能過于隨意。
openEuler 雖然年輕,但很符合 SUSE 的價值觀,其運營狀態正如《論語》所述的“君子和而不同,君子群而不黨”。對小白開發者沒有冷嘲熱諷,對不同觀點也沒有口誅筆伐;更沒有順我者捧、逆我者踢的雙標態度。
最硬核的操作系統
正是基于此,2021 年 7 月,SUSE 首次推出了基于 openEuler 的商業發行版,一年之后,SUSE Euler Linux 2.0 版本即將發行。這一版本已明顯帶有 SUSE 獨特的技術標簽。
基于 openEuler 22.03 LTS 的商業發行版預發布儀式
“SUSE 一直在與歐拉開源社區探討如何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企業級開源操作系統的內核就不少于千萬行代碼,而且涉及桌面、圖形界面,以及存儲、網絡、 OpenStack 等諸多領域,“SUSE 要握緊拳頭,突出核心競爭力。”劉愷說。
“突出底層開發能力”就是 SUSE 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 SUSE 中國找到的另一個“棋眼”?;蛘哒f,SUSE 要做最硬核的 Linux 操作系統。這就像三把鎖、 6 秒破百的坦克 300 和 Jeep 牧馬人,甚至是奔馳大 G 等硬派越野車。
以此為技術主線,SUSE 將支持鯤鵬、飛騰、海光、Intel、AMD 等芯片;第一時間支持新增芯片,并將其功能發揮到極致。同時,所有 SSD 硬盤和 HDD 硬盤的異構組合,也將被 SUSE 發揮出最佳性價比。熱數據將被首先調度至 SSD 固態硬盤,冷數據則將被傳送至 HDD 機械硬盤。SUSE 還針對網絡應用環境優化了 TCP 協議性能和容錯性,并提供了高吞吐、低延遲的網絡存儲能力。
換句話說,SUSE Euler Linux 2.0 以及后續版本,都將成為芯片、整機等硬件最友好的操作系統。SUSE 將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精算師”,幫助用戶榨干花在計算、存儲、網絡等硬件上的每一分錢,甚至讓 600 元的 IT 支出發揮出 1000 元的價值。
沿著這一技術主線,SUSE 成立了歐拉開源社區首個商業技術支持中心,并攜手Intel 聯合組建了 Intel Arch SIG。前者將為 openEuler 社區版用戶提供技術支持,或幫助其平滑遷移至商業版;后者則搭建了 Intel 和歐拉開源社區合作的橋梁,畢竟 x86 架構依然是現在的主流平臺,SUSE 扮演“使能者”角色也再合適不過。
歐拉開源社區首個商業技術支持中心成立儀式
對此,劉愷最后說道:“談不上誰比誰更聰明,但中國人肯定最勤奮。只要扎扎實實地堅持技術投入,中國有能力研發出全球領先的操作系統。當然, SUSE 不會局限于打造最硬核的 Linux 操作系統,每一次創新都可能成為 SUSE 的下一個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