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互聯網那些事
“麻辣燙教父”楊國福又攤上事了!近日,有顧客反映在楊國福麻辣燙中吃出大活蛆,且有視頻有圖像,經媒體曝光后引發熱議,過去不到2個月時間里,楊國福麻辣燙被查處2次,皆與食品安全問題有關,如若拉長時間線,楊國福的食安“黑歷史”,更是多到令人發指,距上市僅一步之遙的楊國福麻辣燙,難道要在食安問題上折腰?
01,“國民麻辣燙”讓消費者愛不起!
2022年5月6日,多家媒體皆報道了一則令人嚴重倒胃口的消息,報道稱“5月5日,浙江嘉興,一男子在楊國福麻辣燙中吃出鮮活大蛆,從視頻中能看到,這只蛆活蹦亂跳地從碗中爬到碗沿”,無數網友驚嘆表示“活久見”!
截至發稿,楊國福麻辣燙并未就該事件作出任何公開回應,在事件最終的調查結果未出爐前,我們不急于下結論,不妨讓子彈繼續飛一會,不過,即便撇開該起活蛆事件,我們認為,楊國福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已經嚴重到必須大力整頓的地步了:
2022年4月24日,北京消協通報了對海淀區19家餐飲門店的查處信息,其中,楊國福麻辣燙赫然在列,其食品經營人員未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的問題,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被責令改下、給予警告。
2022年3月4日,北京人民廣播電視臺報道,海淀區市監局持續開展餐飲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并對海淀區16家餐飲門店依法查處,楊國福麻辣燙“榜上有名”,且因存在未保持食品經營場所環境整潔問題,被責令改下、給予警告。
2021年12月,北京市消協整理了一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名單,其中,楊國福麻辣燙以15家被通報門店的“戰績”名列前茅,僅隨華萊士和呷哺呷哺之后。
2021年7月,楊國福麻辣燙成功入圍《2022年315食品質量處罰榜》,因湯料污穢不潔等食品安全問題,被廣東省市場監管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5萬元。
除了這些官方通報的查處與罰款的不完全統計版,來自用戶層面的吐槽與投訴更是層出不窮:
黑貓投訴/圖
僅最近一周的量,你們感受一下/黑貓投訴
警告、處罰、投訴……似乎并未能改變楊國福麻辣燙食品安全的現狀,這里面的直接原因便是處罰力度不夠,本質原因自然是楊國福麻辣燙缺乏高效的質量監督體系,管理水平畸低,且加盟門檻低,長此以往,勢必對楊國福麻辣燙的品牌形象將造成嚴重損傷。
然而麻辣燙行業本來就沒有技術壁壘,楊國福麻辣燙如今的規模優勢,靠的便是遍布天下的加盟商,商業模式就注定了楊國福對萬千加盟店的高度依賴,并且,楊國福尚無能力構建如KFC/麥當勞一樣的品質標準,來約束每一個加盟店,食品安全問題,一段時間內,將無法避免。
如今,楊國福麻辣燙IPO沖刺在即,頻發的食安問題和不斷下滑的口碑,是否會成為楊國福上市之路的攔路虎?
02,賺錢不愁,上市無憂?
麻辣燙市場排名第一、中式快餐市場排名第一,我想,這大約是楊國福無暇關注食安問題的底氣,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楊國福的一眾財務指標堪稱光鮮亮麗。
2019~2021年9月,楊國福麻辣燙分別實現營收11.82億元、11.14億元、11.6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69億元、2.02億元,不難看出,縱使疫情黑天鵝,也無法阻擋楊國福蒸蒸向上的強勁勢頭,但也凸顯了經營隱憂:
先來看收入構成,報告期內,楊國福麻辣燙來自加盟餐廳的收入分別高達10.36億元、10.56億元、10.97億元,占總營收比重依次為87.6%、94.8%、94.3%,考慮到2021年全年財報未披露,如果納入2021年Q4的數據,加盟餐廳對楊國福麻辣燙的營收貢獻已妥妥超過了90%,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而且,加盟合同約定的是使用湯底和調料必須采買楊國福自有工廠生產的產品,此外,加盟商門店相關的食材和設備,也都是從楊國福進貨,而人力資源與食材質量管理方面,楊國??偛繉用松倘狈嵸|約束力,門店的租金加盟商是該交照效。
指望一個不參與加盟商實際運營、僅作為品牌授權方和原材料供應商的總部,來做好大幾千家加盟店的品控?
似乎不太現實,但這種半甩手掌柜的方式也為楊國福麻辣燙創造了躺著數錢的條件,因此,楊國福大力擴張也有了原動力,每開一家店,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制圖:騰訊《一圖讀懂》
據招股書顯示,楊國福麻辣燙預計在2022~2024年每年開設不少于1000家的加盟店,你細品。
除了穩賺不賠的加盟運營方式外,楊國福麻辣燙推動營收不斷增長的利器,還體現在客單價價上,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點評網站,你能輕易看到一堆網友吐槽楊國福麻辣燙的價格,隨便點些素的,30塊打不住,而如果想吃點葷,至少得50元左右。
網友點評/圖
好嘛,你如果食材不偷工減料,沒有食品安全問題,那貴也就貴一些吧,可是,賣得這么貴卻屢次因食安問題空降熱搜榜,你要說消費者沒意見,恐怕吃瓜群眾都不信。
不日前,一篇《楊國福上市了,而我還要吃“假肉丸”》的文章讓疑似采用廉價合成肉的楊國福再上風口浪尖,《中國商報》也進行了跟進報道,但截至本文發稿,楊國福麻辣燙官方并沒有通過官方聲明來回應質疑。
一邊通過極限壓縮食材成本,一邊不斷提升終端售價,這多賺的自然也就成了利潤,楊國福麻辣燙的生意經,不可謂不精明。
當然,也恰恰是楊國福麻辣燙還未上市,食品安全問題對其造成的沖擊,除了品牌聲譽外,并沒有太多的實質性傷害,沒有股價暴跌,沒有市值蒸發,甚至在人來人往的線下門店,疲于奔命的996社畜們甚至都沒有刷微博看熱搜的閑情雅致,該吃照吃。
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會不會影響投資人的信心與審核部門的評定?我想觀眾心里已如明鏡。
但做餐飲,不能只鉆進錢眼里,還要靠良心,食品安全大如天,食材品質與食品安全問題一天得不到根治,楊國福麻辣燙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將持續高懸!
參考資料:
1, 楊國福麻辣湯被曝吃出活蛆——貓頭鷹視頻
2, 六部楊國福之終問:價格高、合成肉、菜品被泡……楊國福拿什么讓消費者滿意?——中國商報
3, 楊國福赴港IPO:食品安全問題不斷,九成門店依靠加盟——發現網
4, 年入11億,楊國福沖擊麻辣燙第一股,憑什么是它?——華爾街見聞
5, 要上市的“麻辣燙一哥”楊國福,難過食安關——一味研究
6, 黑貓投訴平臺
7, 圖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