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腦報
據企查查 App 顯示,近日,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期限公示 2021 年年度報告被列入經營異常公司名錄,決定機關為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南山局。此前迅雷也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 " 預摘牌 " 名單里。
被列入經營異常,這引來部分迅雷用戶的擔憂,紛紛表示 " 昨天看到快播執照被吊銷,今天又看到迅雷經營異常,互聯網能不能給我們留下一點回憶?"、" 講道理,迅雷沒會員的下載速度還是可以的 "。還有網友調侃稱,也挺想看迅雷的年報。
今日下午,迅雷發布聲明回應:
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本次列入經營異常范圍,是由于年報系統截止日期調整引起。此前申報截止日期為 6 月 30 日,我司已于 5 月 6 日進行提交。經與相關部門溝通,目前該名目經營風險已經移除。
根據迅雷此前 3 月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 年,公司實現收入 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3%,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凈利潤 728 萬美元,該數據在 2020 年是凈虧損 1183 萬美元。可見迅雷在 2021 年已實現了盈利。
時間回到 2003 年,迅雷成立,一個下載工具軟件的傳奇也從此時拉開序幕。
在當時 PC 時代,迅雷是無一不知無人不曉,憑借著下載快、資源豐富甚至冷門資源也能高速下載的優勢積累了大量用戶,可以說那時候在電腦上下東西,絕大多數是使用迅雷下載的。至 2006 年,迅雷已覆蓋用戶超 1.1 億,它一度是裝機量僅次于騰訊 QQ 的客戶端軟件,每天承擔上億次下載任務。即便網際快車、網絡螞蟻、QQ 旋風相繼離去,迅雷依舊堅挺。
在 2009 年的時候,國內互聯網還是免費的午餐,那時迅雷就推出了自己的會員系統,正式開始了迅雷系統的付費計劃,可以說是國內互聯網付費制的鼻祖。
直至十多年后的今天,再重新審視迅雷的會員計劃,不少人依舊對于迅雷的圈錢手段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認,迅雷已經擁有了大批忠實用戶,再加之當時的下載軟件鮮有能與之相匹敵的,因此很多用戶也情愿為會員服務付費。
不過,近年來,迅雷的會員數一直處在停滯不前甚至的情況。
2014 年 Q1,迅雷付費會員數量達到 517 萬,當時還是中國互聯網第二大付費會員平臺;2017 年 Q2,會員數量為 409 萬;2020 年 Q2,會員人數為 390 萬;2021 年 Q3,會員用戶數約為 415 萬。
整體來看,迅雷付費會員數呈現下降趨勢,這也為迅雷的落寞埋下伏筆。
從曾經的裝機必備到如今被邊緣化,主要還是與當下的互聯網環境有關。
首先相比過去,普通家庭寬帶速率以及穩定性已有很大的改善,光纖早已普及,下載一般的文件瀏覽器自帶的下載工具足以,相比起付費才能滿速下載的迅雷要實惠太多;
其次掃黃凈網以及一系列打擊盜版的行動,迅雷依法取締了大量違法違規資源,有充值會員意愿的用戶逐漸流失;
再者,各大視頻網站資源的更新速度早已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無需再從第三方網站去獲取種子文件;
此外,網盤的普及等也對迅雷造成了不小沖擊,在網盤大面積出現之后,很多社區以及論壇文件分享開始使用網盤轉存、下載,使用迅雷下載的機率更小了 ....
以上種種原因,迅雷幾乎淡出了互聯網用戶的視線。
而在下載軟件用戶不斷流失的過程中,迅雷也曾嘗試過多種業務,試圖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比如:
2007 年開始做迅雷看看在線視頻播放;
2008 年收購光影魔術手入局照片處理,但在 2014 年黯然關閉;
2015 年,迅雷又推出以 " 能賺錢 " 為賣點的智能硬件迅雷賺錢寶,直接補貼現金來鼓勵用戶共享 CDN 資源,相當于賠錢為用戶提供帶寬資源。然而用賺錢寶賣得越多迅雷就賠得越多。
直至 2017 年隨著國內出現炒幣風潮,賺錢寶改名玩客云并發行了玩客幣虛擬貨幣,但其玩法被質疑與此前已經死掉的斐訊很像。而后在 2018 年,虛擬貨幣市場崩盤,同時國家監管也到來,玩客云自然就崩了。
其他的包括應用商店、移動搜索、直播、甚至區塊鏈,迅雷都曾企圖下場爭奪蛋糕,但均沒有獲得顯著的成功,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
目前你還在使用迅雷嗎?在用它的什么服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