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5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潘顯璇)沖刺上市之際,中國最大的水果零售商百果園陷入食品安全丑聞。5月6日,百果園被曝出用變質水果做果切等問題,引發廣泛關注,百果園緊急發表致歉聲明。隨后,#百果園致歉#的話題沖上熱搜榜。
就在幾天前的5月2日,百果園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再度沖刺“水果零售第一股”。站在風口浪尖的百果園,還能否獲得資本的認可?
門店用變質水果做果切
5月6日,博主@內幕糾察局發布了一條暗訪百果園門店的視頻。視頻顯示,百果園的兩家門店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把變質水果做成果切、小果以大果價格售賣、隔夜且切開的水果仍繼續銷售等。
對此,百果園于5月7日凌晨通過官方微博致歉。百果園稱,涉事門店為百果園成都成華區建和路店、武漢江漢北路店,存在將水果違規分級、售賣隔夜切水果、故意躲避總部檢查相關問題。對涉事門店,按公司加盟管理辦法停業整頓,對涉事員工進行停職再教育,門店所在片區督導記大過一次,對區域負責人給與警告處分并要求其整改到位。此外,百果園表示將加強督導、督察及神秘客不定期對門店進行果品鮮度檢查和指導,嚴厲杜絕任何變質水果做果切出售。
對于百果園的這則道歉聲明,不僅消費者不買賬,5月8日,上海消保委還點名批評了百果園。上海消保委認為,近年來,很多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都與加盟店相關,品牌不能一味追求擴張速度,而疏于對加盟店的管理和監督。
八成收入來自加盟店
值得一提的是,百果園目前正在沖刺上市,5月2日才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此前,百果園沖刺上市之路已歷經兩年。2020年6月,百果園曾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遞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擬于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同年11月,百果園又與民生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百果園的招股書顯示,公司于2001年在深圳成立,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5351家線下門店,遍布全國22個省份,超130個城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水果零售總額劃分,百果園是2021年水果零售行業的第一大公司。記者在美團上搜索發現,百果園在長沙有9家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百果園”品牌的5000余家門店中,僅有15家為自營門店,其余均是加盟店。
百果園的加盟模式撐起了公司的百億營收。2019年至2021年,該公司營收分別達89.76億元、88.54億元和102.89億元。2021年百果園來自加盟門店的銷售金額超過81億元,占比超過80%。但相比直營店,加盟店的商品質量無疑管控難度更大。正是大量擴張的加盟店,為百果園的食品安全埋下了隱患,此次暗訪視頻中的涉事門店,均為加盟店。
此外,百果園的利潤并不高。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利潤為2.48億元、0.46億元和2.26億元,利潤率分別為2.8%、0.5%和2.2%。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