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nBeta
近日,一張來自歐空局火星快車號的圖像顯示了火星上一個名為 Tantalus Fossae 的大型斷層系統的一部分。這是一個由長長的溝槽和劃痕組成的網絡。乍一看,這些特征似乎是用指甲或爪子劃過紅色星球表面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挖出了長長的溝壑。
雖然在形成過程中沒有那么戲劇性,但 Tantalus Fossae (Fossae 的意思是空洞或凹陷)是火星上一個明顯的特征。這個溝槽系統位于一座名為 Alba Mons 的龐大火星火山的兩側,沿著火山的東側延伸。
溝槽是隨著 Alba Mons 的海拔上升而形成的,導致周圍的表面變得扭曲、延伸和破碎。 Tantalus Fossae 斷層是被稱為地塹的表面特征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每條溝都是在兩條平行的斷層開裂時形成的,導致中間的巖石下降到所產生的空隙中。
同樣的特征可以在 Alba Mons 的西側找到,在火山周圍形成一個不完整的環。總的來說,這座火山的相關地塹綿延長達 1000 公里,寬達 10 公里,深達 350 米。
復雜的歷史
這些結構被認為不是在同一時間形成的,而是一個接一個地形成的,為科學家提供了重建過去的時間線和創造這個戲劇性景觀的圖片的機會。
例如,圖片中心的大型撞擊坑被地塹橫切,表明它在火山被抬升以形成 Tantalus Fossae 斷層之前就已經存在。第二大的撞擊坑(小得多,位于中央隕石坑的左下方)似乎與斷層重疊,因此可能更年輕。
仔細觀察,在這個地區可以看到許多小的、分支的山谷。這些山谷似乎直接穿過地塹,因此被認為是更古老的。
正如相關的地形圖所顯示的那樣,北部(右側)的地形比南部(左側)的地形低得多 -- 在一些地方,高度低了三公里。研究人員最初希望看到任何小的、分支的山谷都能沿著 Alba Mons 的山坡運行,并在地面最低的地方合并,但這里沒有看到這種情況,這意味著這些山谷必須起源于更古老的時代。
探索火星
火星快車號自 2003 年以來一直圍繞紅色星球運行,對火星表面進行成像,繪制其礦物圖,確定其脆弱大氣層的組成和循環,探測其地殼下方,并探索各種現象如何在火星環境中相互作用。
該任務的高分辨率立體相機(HRSC)負責拍攝這些新圖像,它揭示了火星多樣化的表面特征,最近的圖像顯示了從 " 大腦 " 地形和山脊和凹槽到火山、撞擊坑、構造斷層、河道和古老的熔巖池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