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當傳統車企還囿于物理按鍵的中控臺時,新晉車企特斯拉推出Model S,大膽采用了7寸巨屏,相當于整整兩個 iPad,從此拉開了汽車大屏的時代。在當時消費者的眼中,車載大屏代表著豪華和新潮,一時間多家車企如奔馳、寶馬紛紛升級,將大屏列入了高端車型的標配。而到了今天的2022年,十年的發展仍然不減車載大屏的熱度,反而在智能網聯汽車、能源汽車、AI、5G等概念的加持下愈演愈烈,有屏幕越來越大的趨勢。
大屏化發展熱度仍然不減
從當初的7寸發展到現在的10寸,車企在屏幕尺寸方面“卷”了起來。根據 CINNO Research 數據,2021 年前三季度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中控顯示屏CID 12寸以上銷量占比達到48%,較傳統燃油車同尺寸段占比高出29個百分點;液晶儀表盤 8 寸-10 寸和 12 寸以上的占比分別為 20%和 45%,較傳統燃油車搭載同尺寸段的份額分別高出 13 個百分點和 20 個百分點。大屏幕使得信息獲取更加全面,多任務執行在不影響駕駛員的前提下給乘客提供良好的娛樂體驗。此外,可旋轉的大屏同樣令人矚目,豎屏和橫屏相互轉化讓汽車屏幕更像手機,給使用者提供了個性化的選擇。
多屏化發展勢頭初現
據 IHS 數據顯示,2020 年 1-2 塊屏幕占比達 99%,3 塊屏幕及以上占比僅不足 1%,未來有望加速滲透,到 2030 年 3 塊屏幕及以上占比將提升至 19%。同時未來智能座艙將逐步把中控信息系統、儀表、HUD、流媒體后視鏡及車聯網模塊集成為完整解決方案,通過一顆芯片支撐多屏融合作業,減少冗雜 ECU 數目進而提升信息交互效率。吸頂屏作為智能座艙配套的娛樂屏幕之一,也受到了矚目。兆威機電(003021)協同車企提出翻轉屏解決方案,利用微型驅動系統和齒輪箱實現屏幕的上下反轉,利用“直流電機+平行傳動+蝸輪蝸桿”傳動系統來實現減速增力,實現抗抖動功能,實現使用穩定。
聯屏化發展盡顯未來姿態
另外車載顯示屏大屏化催生了一體化需求,未來汽車前排將不再是多顯示器分開放置,而是一個屏幕從駕駛貫穿至副駕駛,多聯屏將實現加速滲透。隨著智能座艙所帶來的包括導航、警告標志、電影、新聞、社交網絡、辦公應用、各類小程序等各類信息,能彼此打通并帶來沉浸式體驗的聯屏將為司機和乘客帶來更好的體驗。聯屏的伸縮也是另一大亮點,當汽車啟動時,前方大屏緩緩升起,提供駕駛輔助功能,而當駕駛結束屏幕重新隱藏,保證了車內的整潔和美觀。該技術類似于攝像頭的升降功能,兆威機電(003021)多年深耕微型傳動行業,不斷深化微型傳動到微型驅動技術的縱向延伸和系統化整合,將微型驅動系統應用于手機電視等攝像頭升降,利用“電機+齒輪箱+線性驅動”打造新一代的升降技術,將過去應用于手機的技術升級,移植到汽車應用當中,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
2021 年 9 月 27 日,八部委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連接數突破 20 億,其中智能交通領域明確提到:打造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協同服務綜合監測平臺,加快智慧停車管理、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建設,推動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交通載運工具、環境網聯化和協同化發展。車載屏幕作為智能網聯的第一載體,必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那么下一個十年,車載屏幕又何去何從,什么才是車載屏幕的終極形態?期待大家一起來打造全車互聯全自動化駕乘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