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場到工廠、從住宅到交通,隨著AI技術的持續突破和深入應用,AI的身影隨處可見,而且遠不止如此。
這幾年,伴隨著畜牧行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以及《“十四五”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規劃》、《“十四五”農業農村部直屬單位條件能力建設規劃》等文件的支持,AI技術與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深度融合,助力智慧養殖跑出了“加速度”。
讓更多養殖場主用得起、用得好
前不久,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德在《三農對話》采訪中提到,讓更多養殖企業用得起,以及相關數據的不斷獲取、算法的持續修正,這幾個因素制約著畜牧行業AI技術的有效應用,也成為進入該領域的科技企業持續精進的方向。
過去,養殖行業中計數、繁育、疾控等需求分散,電子耳標、定位追蹤、感應噴淋等技術雖然能夠被快速應用,但整合成本過高,管理難度大。為此,螢石開放平臺借助視頻能力、云端人工智能AI算法分析等,實現了24小時 “豬、牛、羊、驢”等不同養殖場景下的計數、疾病預警、繁育監測、云廣播服務等功能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螢石開放平臺支持使用者在螢石云上訓練畜牧行業細分場景的算法,并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部署到設備端。使用者只需要導入符合模型需求的原始圖片,并創建相關訓練任務,后臺即可進行自動化訓練,訓練完成后,使用者就能在云端發布算法模型,并導入設備端進行應用。
換句話說,畜牧行業相關算法能在持續使用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聰明”,AI技術也能夠在畜牧行業多元養殖場景中被“用得好”。
支持多協議設備接入,助力平臺搭建
發揮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在鄉村農牧產業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四五規劃”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畜牧行業來說,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進一步實現數據匯聚、統一管理,讓政府決策能更好地服務于生產實踐,是提高整個行業產能的關鍵環節。
當前,螢石開放平臺不僅支持螢石協議設備、國標協議設備(多數設備支持國標協議),還涵蓋了市面上大多數設備的接入。如此一來,在便捷新設備接入的同時,也可以滿足設備利舊,更符合農業場景的接入要求,也降低了養殖企業的技術使用成本。
同時,平臺提供的國標級聯服務支持設備級聯上級政府平臺,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島”,加強各層級、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數據共通,建設相應地域的畜牧數據庫,便于政府對畜牧行業實現科學決策、統一管理,推動行業穩定、高效發展。
此外,螢石開放平臺的物聯網卡服務支持插卡即用,解決了偏遠地區的網絡問題。
畜牧行業+AI,既是對投身該領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考驗,更要看企業技術能不能真正在行業內的細分場景中有效落地,能不能在行業動態發展的過程中滿足養殖場主、管理者等等不同群體的真實需求。接下來,螢石等眾多深耕于AI和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企業,勢必對畜牧行業帶來更多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