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下,如何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互聯,已成為當前金融機構的時代使命。5月18日,平安銀行“創無限 煥星生”2022星云開放聯盟大會在深圳舉行,推動聯盟伙伴相互賦能,共建數字經濟新生態。
作為數字經濟新基建的建設者,e簽寶電子簽名創始人兼CEO金宏洲應邀出席大會,并圍繞《電子合同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發表主題演講,深度介紹了電子簽名在助力政府單位數字抗疫、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等方面的應用價值,受到現場金融領域企業的廣泛關注。
政策利好,電子簽名助力數字政務
去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廣電子合同、電子簽章等應用,在社保、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提供更便捷公共服務,實現更多事項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再次發文指出:要依法推進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等各類主體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的應用和互認。鼓勵第三方電子認證服務機構加快創新,實現不同形式的電子證照與電子簽名、電子印章融合發展。
在中央政策鼓勵下,各地政府也紛紛響應,尤其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e簽寶的電子簽名就與各地政府部門攜手,打造了眾多“數字戰疫”的優秀案例。在宜興,防疫部門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設立關卡,引導司機掃碼在線填寫“健康申報”,1分鐘內即可在線簽署疫情防控承諾書。平均每天進入宜興的車輛超一萬輛,e簽寶將信息申報、承諾書簽署效率提升了70%以上,通行量提高約40%。
在政務服務方面,e簽寶也發揮著降本增效的巨大作用。金宏洲在演講中介紹到,目前,e簽寶已為杭州、西安、海南、湖北、云南、廣東等11個省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電子簽名技術服務,助力企業商事審批、股東簽字等在線化,零跑腿、零接觸,企業平均辦理時長從22天縮短到10分鐘,累計簽署量已接近250萬次。
顯著降本增效,e簽寶助企業數字升級
不止政府單位,電子簽名對企業的數字化升級也發揮著提質增效的功能。全球安防第一品牌海康威視,在全球各地擁有1.3萬家合作伙伴,每年處理各類供應鏈合同、訂單超過200萬份,需要8名工作人員共同維護管理,每年成本高達1000萬元以上。
引入e簽寶的電子合同之后,不僅線上簽約更加高效便捷,而且省去了合同文件郵寄、存放所需和人力財力,無需專人維護,合同管理費用也從1000萬元降到數十萬元,節省了約95%的成本。
另一家知名汽車行業品牌吉利集團,則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場景上線了e簽寶的電子簽名技術,與各地員工簽署電子勞動合同、人事證明等文件。對大型集團企業而言,員工數量龐大,簽合同、開證明往往讓HR部門陷入大量冗繁的工作中。通過e簽寶,吉利的HR可以批量導入員工信息,一鍵發送合同給各地員工,員工通過手機在線即可完成簽署。人事證明的開具也可由員工自助申請,系統批量化完成,效率提升80%,費用降低85%,同時也為員工營造了更加便捷的工作體驗。
目前,e簽寶已建立覆蓋政府、企業、個人的全應用場景電子簽名服務生態,將逐步形成覆蓋全國的協同簽署網絡,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