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倡導的提出,中國的創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對增加就業,促進創新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自疫情常態化以來,對于初創中小企業來說,“活下去”是第一要義,很多企業的重心會放在市場開拓上,對財稅問題不夠重視。但開創一家企業,避免不了要面臨稅務問題。大型企業會創立自己的財務部門處理相關的財稅工作,而對于初創型的中小企業來說,財稅外包是更省成本,且更專業的選擇,進而催生出一大批財稅服務類企業。
據探跡大數據分析顯示,截止2021年底,全國財稅服務相關企業數量達150780家;2017年-2021年間,企業總量穩定增加,2018年增速最快,新注冊企業同比增長120%;2021年增量最多,新成立企業3.7萬余家。五年間企業增長率逐漸放緩趨于理性。五年內財稅服務相關企業增加了6倍之多。
(數據篩選條件:企業名稱或主營業務包含“財稅咨詢”等)
地域分布上,廣東省財稅服務相關企業共1.95萬家占首位,和山東、江蘇三省的企業總數占前三名。浙江,安徽,河北緊隨其后,企業總數相差不大。
基于探跡拓客的精準篩選模型進行統計,2021年以來新成立且符合“財稅咨詢”需求畫像的中小企業數量超10萬家,總數低于截止2021年底的全國財稅服務相關企業數量。可以看出,乙方企業(財稅服務企業)增長速度,快于甲方企業(新成立中小企業)。
在地域分布上,廣東、山東、江蘇三地的數量占比前三位,與提供財稅服務的企業地域分布一致。廣東省共有1.4萬余家企業符合畫像,商機更多,但由于服務企業數量也不在少數,市場競爭仍舊十分激烈。一線城市競爭激烈,當下開發程度較低的下沉市場,是財稅服務類企業的新戰場。
(數據篩選條件:2021年成立且有財稅人才需求的中小企業)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財稅法務領域共發生58起融資事件,包括高瓴創投、騰訊投資等機構,相比2020年的9起,融資增長迅猛。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中小企業數量的增加,以及疫情影響下企業營收的下降,財務方面的壓力迫使企業尋求更低成本的運營模式。財稅服務類企業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長期以來,由于行業門檻不高,缺乏相關規范標準,市場得不到規范發展,中小企業長期難尋優質的服務提供商。財稅服務企業要把握好增長突破口,及時做好服務升級、適應模式轉變,在需求連接上尋找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