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仿生閉孔疊加態材料經歷7年研發和3年應用驗證,2021年首次供應市場。材料極低的導熱率、良好的透濕性,歷史上第一次實現先隔冷再保暖的冬季防寒方案,使人體熱管理效應得到大幅度提高。記者在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了解到,疊加態材料成功攀登絕熱、保暖技術的科技高峰。
央視記者采訪疊加態材料鐘飛鵬
技術創新需要攻克實驗室、工程化、產業化三大難關,關關是“死亡之谷”。北京疊加態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鐘飛鵬說,能在實驗室把技術攻破不一定能進入中試;能進行中試不一定能實現量產。材料的功能和性能從無到有來自于納米尺度的起點,每一個技術要點需要通過充分驗證和認識,過程的瓶頸可能隨時讓項目前功盡棄。
BTV北京衛視報道疊加態
在科研的世界里,跨學科、多學科聯合攻關更容易實現技術的突破。鐘飛鵬說,我們團隊來自多個領域、不同專業發揮各自所長。從化學到物理、從數學到機電,甚至自行研發效率更高、測試更方便的實驗儀器,一路走來越挫越勇。在服裝行業,2021年冬季國內四個品牌的疊加態材料成衣優先上市銷售,消費者購買穿著后給予極佳的好評。剛剛結束的2022北京冰雪運動賽場,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把材料應用到室外觀賽的熱保障;中科院研究員把材料應用到極寒環境的保溫。
中國日報記者采訪疊加態材料鐘飛鵬
項目落地兩年來榮獲國際獎、國家獎、行業等幾十個獎項。前所未有的事物,應用于衣、食、住、行,-50至150攝氏度溫度區間的產業鏈;革命性的技術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關注,教育界高考網把疊加態材料預測為2022北京冬奧會高考化學的知識點;產業專業研究機構新思界網分析疊加態材料未來發展市場潛力巨大;新華社、央視、美聯社、法新社等海內外幾百家媒體多次為疊加態的技術創新做新聞報道。
原創科技可查閱的文獻資料比較少,技術創新自然沒有經驗可借鑒。摸著石頭過河的歷程,讓疊加態研發團隊創造出自己獨有的創新邏輯。站得更高讓視野望得更寬、打破思維慣性讓解決問題具備更多的方案、獨立思考造就團隊出色的創新本能。從底層思維到技術呈現,從信息傳播到文化表達,北京疊加態技術有限公司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改變。創新永無止境,根據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始終在不斷的自我超越,鐘飛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