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的“2022云管和云網大會”順利召開。會上,由中國信通院牽頭中國移動、中國電子、安超云等國內領先云計算廠商共同參與編寫的《云容災白皮書》(2022)正式發布。
《白皮書》指出,業務系統的穩定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礎,因此容災一直是企業的剛需,但由于傳統容災的復雜性和高額的成本,常常使大多數企業望而卻步。
在云計算市場逐步擴大的背景下,云容災成為新的選擇。從技術角度來看,云容災基于數據復制技術,結合云原生資源特性,利用云上編排能力,滿足數據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云容災具備快速部署、按量計費、高效運維、避免鎖定和區域分布等特點,能夠顛覆傳統的容災模式,加速企業數字化的轉型。
安超云是中國領先的云軟件提供商,聚集了國內外頂尖的云計算專家和資深工程師,融合了世界先進技術和研發經驗,為用戶打造了“信創云基座”一系列解決方案,融合了安超云操作系統(ArcherOS)、安超桌面云軟件(ArcherDT)等10余個子產品,為用戶提供全方位云服務,加快實現業務創新。
在容災方面,安超云為用戶提供數據備份與容災方案,保護客戶數據安全及業務持續運行。全面支持基于計劃任務的集群無損快照,集群無代理備份、站點容災、云端容災等數據保護方案,以及數據壓縮、傳輸加密、斷點續傳等高級功能,對災備方案進行全面優化。
以某大型地產公司為例,安超云基于自身先進的技術實力與行業服務經驗,為該地產公司業務系統搭建了一套災備云平臺。并根據該地產公司的業務和數據特性,又打造了高可靠性、高靈活性和高可拓展性的云災備解決方案,滿足其基本災備需求,確保發生故障后,災備平臺可以實現業務和數據快速恢復,保證業務系統的連續運行和備份數據的即時可用。
相較于傳統災備只對數據做保護,恢復業務時花費數天、數周重新搭建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的方式,安超云的災備解決方案能夠快速對該地產公司實現從系統、應用到數據的整體安全保障。
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將云計算作為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為國內云計算發展帶來紅利。隨著云平臺的建設,容災的場景也不斷變化。從傳統的環境到云上的容災,到跨云之間的容災,再到混合云之間的容災,成為了云計算建設過程中的剛性需求。
《白皮書》預測,多云戰略已成為當下大多數上云企業及組織的選擇項,多云統一容災管理成為發展趨勢。《白皮書》指出,用戶通常會選擇將業務系統分散在不同的云上,同時利用多個云廠商的各自技術構建內置的災備系統,但缺乏可以統一對多個云進行容災集中統一管理的技術和平臺。多云的異構環境,災備不同于單一云架構模式,需要進行全新的災備架構思考,從大規模災難的影響度、業務策略、建設成本、技術可用性、架構兼容性、政策合規性等多方面進行全面考量。
安超云在云容災領域擁有著多樣的場景方案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幫助眾多行業用戶的業務系統擁有抵御事故風險和重大自然災難的能力。對于未來,安超云將深耕技術研發,致力于幫助更多政企用戶根據自身業務需求構建高可用、高安全和低成本的災備方案,保證業務連續性,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全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