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大量工業企業遭遇了生產物資無法及時供應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動協同機制尚未完全數智化,供應鏈未能在不確定環境中敏捷反應,使得企業在面對原有供應商“停擺”時難以快速通過全國尋源,找到供應鏈替代方案。在這一背景下,工業品商品標準化編碼作為產業各環節實現數字化對接的必要條件,重要性被進一步放大。
為了更好地推動工業品“編碼”標準化,近日京東工業品聯合國內專門機構、企業代表、品牌商共同舉辦線上論壇,圍繞當前“標準編碼”工作的難點、如何更高效“編碼”等課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在交流中,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技術部主任李素彩首先強調了物品編碼工作的重要性。她認為,當前,應當將統一編碼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建設來重視,明確物品編碼與標識作為國家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只有在完成物品編碼標準化的基礎上,加強統一管理,實施統一布局,才能減少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共享和降低社會成本,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她談到,社會中自然人有身份證,商品流通中商品也要有身份證,那就是“商品條碼”,我國商品條碼的推廣和應用還會進一步加強。在此基礎上,我國編碼工作的目標就是要在物理世界,為經濟社會中的所有物品賦予唯一的“身份標識”,這是萬物互聯的前提。
但從現實來看,當下物品編碼標準化仍然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工業生產中最基礎的要素——工業品數字化為例,行業中一直存在著國標(GB)、德標(DIN)、國際標準(ISO)、日標(JIS)、美標(ASTM/ANSI)等多種標準。由于缺乏統一行業標準,很多企業在采購物資——尤其是搭建國際供應鏈的時候,面臨著非常多的困難。
針對此類問題,中國船舶集團物資公司信息管理部主任尹濤,分享了中國船舶集團在建立開放共享的工業品標準化編碼方面的實踐。由于船海產業經營范圍和供應鏈體系覆蓋全球主要國家與地區,中國船舶集團長期以來都面臨著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對于物料描述不統一的問題。為了推動物資標準體系的建設,中國船舶集團物資公司正在建設實施采購需求提報及物料智能識別系統,利用NLP、深度學習、智能識別和搜索推薦等最新IT技術手段,將采購詢價單的物料信息通過智能識別、去重、重組、自動賦碼等手段形成一套統一的自動化物料識別系統,實現詢價物資長描述自動識別和賦碼,以更好的為供應鏈協同管理、數據分析提供有效支撐。
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船舶集團物資公司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尹濤表示,工業品編碼標準化最大的難點在于各行業對物料管理的需求不同、編碼標準不統一,同時工業品的制造商、供應商以及采購企業之間還在以傳統手工方式進行信息交互,協同效率低,容易產生差錯。而要系統解決這一問題,單靠某個企業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設開放共享的工業品編碼信息標準聯盟,發揮各行業企業的領域優勢,逐步建立信息標準共享和交易機制,才能構建制造業數據互聯互通和大數據應用的基石。
京東工業品作為京東集團面向工業產業提供工業品供應鏈技術與服務的業務單元,一直將商品數字化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進行推動,為了更好地推動工業品“編碼”標準化,京東工業品打造“墨卡托”工業品標準商品庫,解決行業現有體系產品信息和參數不統一、屬性不全的問題,為工業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互聯互通奠定數據基礎。京東工業品采銷與技術部總經理王維表示,京東工業品一方面具有完善的供應鏈布局,與大量上游品牌商有著廣泛的合作,能夠更精準、全面地積累工業品的數據信息,另一方面,京東工業品在服務各行業企業的過程中,也對企業的需求和工業品的應用場景有著深刻理解,在推動工業品編碼標準化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墨卡托基礎結構搭建完成后,京東工業品攜手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不斷擴充墨卡托的數據容量,以提高墨卡托在不同工業領域的適用性。截至目前,京東工業品墨卡托標準商品庫已建設有四級類目,其中一級類目29個,末級類目超6000個,已與1500家工業品專業品牌合作進行數據對接,共建2500多個商品數據庫標準模板并開展應用。隨著京東工業品服務能力與生態的不斷深化,這一數字仍然在持續增長之中。
王維表示,未來,墨卡托工業品標準商品庫將繼續沿著“京東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路線逐步推進。我們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和工業企業參與到其中,一同完善工業品標準“編碼”,共同推動工業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