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產業經濟的日趨成熟,以金融、能源、電力、通信、交通等為代表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已成為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一旦遭遇破壞或襲擊,可能導致企業和國家的巨額經濟損失,甚至會威脅到整個國家安全。
回顧近年網絡安全事件:
• 2010年伊朗布什爾核電站遭“震網”病毒攻擊,導致核電站數千部離心機被燒毀,放射性物質泄漏。
• 2013年棱鏡事件,曝露出各國國家核心數據安全均遭嚴重威脅。
• 2014年俄烏網絡戰,導致整個克里米亞地區陸上通訊、移動通信和網絡服務被中斷。
• 2015年烏克蘭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大規模停電,數萬“災民”不得不在嚴寒中煎熬。
• 2019年委內瑞拉停電事件,導致社會嚴重動蕩。南非電力公司遭遇勒索攻擊,居民區電力中斷。
• 2020年SolarWinds遭遇的黑客攻擊事件。受到攻擊的是包括SolarWinds在內的多家科技公司,而• SolarWinds這樣的科技公司又服務著大量的制造業公司,成為一次高度復雜的供應鏈攻擊。
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高度重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問題,美國、俄羅斯、日本相繼出臺《提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框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安全措施行動計劃》、《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法案》等相關文件,以加大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保護力度。我國也分別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用于指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開展實施。
網絡安全形勢異常嚴峻
當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面臨的網絡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復雜,網絡攻擊威脅上升,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高級持續性威脅、網絡勒索、數據竊取等事件頻發,危害經濟社會穩定運行。
• 高等級網絡攻擊威脅
隨著網絡戰略威懾日益升級,各國均加強網軍建設,高等級攻擊入侵控制、竊密,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 大型黑客組織威脅
部分黑客組織頻繁持續對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重要系統等進行攻擊,直接威脅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安全。
• 新技術新應用雙刃劍效應
隨著5G移動通信及云計算、大數據、AI等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及領域更易成為網絡攻擊的高價值目標。
• 供應鏈安全挑戰
隨著網絡產品集成度的不斷提升和供應鏈全球化大分工的不斷加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的供應鏈安全風險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XDR重塑安全新格局
面對持續升級的安全威脅,亞信安全XDR解決方案基于自適應模型架構,覆蓋“預防、發現、響應、預測”四大環節,形成可感知、可聯動、可運維的威脅治理閉環。
在“威脅感知”方面,亞信安全XDR利用全局感知和可視化技術,幫助用戶更早的發現可疑威脅,并通過分析,確定是否被攻擊,攻擊受損程度,攻擊是怎么發生的。XDR方案集成了亞信安全的云威脅情報能力,為未知、已知威脅提供全面的分析報告,站在全局的角度對網絡中未知威脅的出現情況、分析情況做統一的監控,讓用戶輕松了解網絡中的安全狀態,降低安全分析和監控的人力成本。
在“聯動與運維”方面,通過網絡、端點、郵件、云主機等更多智能探針,用戶可以將行為數據和威脅檢測數據提交到XDR數據湖(DataLake),通過威脅運維平臺(UAP),形成自動化威脅檢測、病毒清除、威脅狩獵、根因分析的精密聯動,大幅縮短應急處置時間。同時,XDR方案能夠根據安全事件,并結合用戶的行業特點及應用場景,提供有針對性的威脅應對和預防方案,在終端、網絡、服務器端自動下發遏制策略,提高運維效率,更縮短安全事件的響應時間。
此外,亞信安全XDR方案中的沙箱研判、病毒全網溯源、機器學習引擎分析、行為監控關聯分析等技術能力,能夠有效應對病毒與威脅的不斷演進,在日益復雜的安全態勢下,助力行業用戶構筑主動防御能力,提升自身安全防護的彈性、韌性和自恢復力。
目前,亞信安全XDR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金融、政府、電力、醫療等重點行業。未來,亞信安全將繼續通過理念與技術的迭代創新,協助用戶從被動安全事件處理向主動態勢感知轉變,全面提升高級威脅治理中的恢復補救能力,使用戶真正具備高適應性能力、風險預測能力、遭受入侵后的對抗能力、被攻擊后的恢復能力,確保數據泄露損失最小化,共迎數字風險,打造更安全的數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