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作為蘋果定價最低的平板電腦,iPad 雖然外觀設計落后,性能與 iPad Air/Pro 也相差很多,甚至比不過 iPad mini,但銷量卻一直很高。京東銷量數據顯示,去年 9 月一個月時間,iPad 10.2 銷量就達到了 87064 臺,位列第二,僅比 iPad Air 10.9 少 705 臺,遠超其他 Android 平板。
圖源:雷科技攝制
不過作為消費者,我們對于 iPad 還有更高要求,希望它的配置能夠良心一點?,F在,我們的愿望就要達成了,據 MacRumors 報道,新款 iPad 將于今年秋季發布,配置升級幅度非常大。
最重要的是,這一次 iPad 不再是常規升級,許多消費者渴求已久的配置,終于來了。
平板電腦屏幕尺寸越來越大是趨勢,最近小雷想買一個 10 英寸以內的平板電腦,方便外出攜帶,結果發現小尺寸平板電腦只有 iPad mini 看起來還不錯。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尺寸除了便攜性下降,追劇、辦公體驗都會更好。iPad 2022,屏幕將從 10.2 英寸升級至 10.5 英寸,總體差距不大。
性能方面,iPad 一直是蘋果產品線中最差的,去年發布的 iPad 2021,居然還是 A13 仿生處理器,而 iPad mini 6 卻是 A15 仿生處理器。iPad 2022 雖然性能有所升級,但很遺憾,僅是 A14 仿生處理器而已,還是比不了 A15。
iPad 2022 最大的改變在充電接口方面,目前蘋果平板電腦 mini、Air、Pro 三個版本均已拋棄 Lightning 接口,改用 Type-C 接口,僅有 iPad 依然是 Lightning 接口。以 iPad 的充電功率來說,Lightning 夠用了,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便捷性,智能設備普及 Type-C 接口,iPad 卻堅持使用 Lightning 接口,出行時就可能要額外帶一條充電線。
iPad 也放棄 Lightning 接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希望,那就是 iPhone 也有可能改用 Type-C。不過按照供應鏈方面的說法,最快可能要到 iPhone 16,蘋果手機才會放棄 Lightning 接口。
新款 iPad 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外觀設計,目前并沒有信息能夠證明 iPad 會改變外觀。由于平板電腦屏幕較大,所以廠商基本都遵循四邊等寬設計,但 iPad 卻沒有這么做,大額頭大下巴讓屏占比極低,雖說有個 Home 鍵,但小雷還是更希望看到類似 iPad Air 的設計。
至于價格方面,以蘋果平板電腦產品線近幾年的變化來看,iPad 2022 不會比 iPad 2021 首發價格高太多,大概率相同,起售價格 2499 元,與小米、OPPO、vivo 最近發布的平板電腦價格差不多太多。那么問題來了,iPad 2022 會是同價位最值得買的平板電腦嗎?
小雷大學畢業后第一次購買平板電腦,就聽到身邊有人說,平板電腦只分為兩種,一種是蘋果 iPad,一種是其他。放到那個時候,這種言論確實成立,Android 平板生態太差了,小米剛剛放棄平板電腦生產線,但今天,情況不同了。
疫情時期,因網課需求增加,平板電腦銷量暴漲,華為、聯想、蘋果三家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吹竭@種情況,小米決定重啟平板電腦生產線,OPPO 和 vivo 也決定入場做平板電腦。這些企業深知,如果不作出改變,將永遠無法戰勝 iPad,于是,各大企業都開始致力于完善平板電腦生態方面。
圖源:pixabay
如今,各大品牌的平板電腦,基本都支持跨設備互聯、多屏協同辦公等功能,并且配有鍵盤、手寫筆之類的配件,除了傳統的影音娛樂,用于辦公也越來越方便。硬件性能夠用,生態也逐漸完善,Android 平板體驗愈發接近 iPad,已成既定的事實。
Android 平板還有一個大優勢,那就是價格足夠便宜,小米平板 5 Pro、vivo Pad、OPPO Pad 是這三家品牌的旗艦產品,最低閃存都有 128GB,售價不過才 2000 多元,618 期間還有優惠。iPad 作為蘋果最低端的平板電腦,價格已然持平 Android 旗艦產品。如果你想要用于辦公,需要買其他配件,那么 Android 產品的價格優勢就更明顯了。
至于硬件配置,Android 旗艦平板一般是驍龍 870 處理器,性能與 iPad 2022 將搭載的 A14 仿生處理器相比,確實差一些,但考慮使用環境,實際體驗差別不會很大。Android 旗艦平板基本都支持 2K 分辨率、120Hz 刷新率、4 揚聲器,色彩調校雖然不如蘋果,但 AMOLDE 屏幕色彩本身就比較艷麗,整體影音體驗會好一些。
當然,蘋果的東西一向沒有性價比,Android 平板有價格、外觀設計、屏幕等方面的優勢,iPad 則有蘋果生態優勢,到底該如何選擇,最重要的地方還是看消費者需求。
小雷購買的第一臺平板電腦是華為 M6,當時只用來看視頻,第二臺平板電腦是 M1 iPad Pro 11 英寸。之所以選擇 iPad Pro,是因為打算把它當做生產力,同時還對 iPad Pro 適配 macOS 抱有期待。
結果令小雷很失望,M1 iPad Pro 用于辦公太不方便,整體體驗并不比華為平板電腦強,而且平板電腦所有關鍵硬件都集中在一起,同為 M1,iPad Pro 續航卻比 MacBook Air 短太多了,最終只能淪為看視頻的工具,外出辦公時我還是更愿意攜帶筆記本電腦。
如果你真的對蘋果智能生態有需求,那么 iPad 更適合你;如果你是為了輕度辦公,那么 iPad 或 Android 旗艦平板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你是想要用來看劇,那么 Android 平板更適合你。
目前 iPad 共有四個系列,即 iPad、iPad mini、iPad Air、iPad Pro,iPad 是入門級產品,價格最低,iPad mini 是小屏版本,主打游戲體驗,iPad Air 屬于高端產品,設計和配置都比較出眾,iPad Pro 則是旗艦產品,配備電腦用的 M 系列處理器。
MacRumors 早前曾報道,蘋果正在開發 14.1 英寸的 iPad,這說明蘋果已經意識到,平板電腦產品線需要調整。事實的確如此,蘋果平板電腦的生態沒有差異,配置雖然有差別,但 iPad Pro 的實用性很難撐起價位,這也是它銷量始終不如 iPad、iPad Air 的原因之一。
小雷認為,蘋果可以讓 iPad Pro 和新曝光的 14.1 英寸 iPad 適配 macOS,做成二合一設備,可以捧著影音娛樂,辦公表現也會更好。將 M 系列芯片下方給 iPad Air,取代現有 iPad Pro 的地位,iPad mini 定位清晰無需改變。iPad 外觀設計需要大改,去掉大額頭大下巴,做成類似現款 iPad Air 的設計,去掉那股廉價感。
iPad 不需要過度注重硬件配置,但外觀真的需要升級了。今天 iPad 銷量依然力壓眾多 Android 平板電腦,但華為、小米、OPPO、vivo 等企業給出的壓力不可忽視。當初諾基亞也是手機行業的王者,一步棋走錯,就導致步步走錯,從此衰落。哪怕是蘋果,一旦被 Android 廠商抓住機會,也可能被擊潰。
作為消費者,我們自然期待 Android 平板電腦廠商能夠持續發力,帶來更多實惠好用的產品,給蘋果帶去壓力。只有平板電腦廠商卷起來,我們才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