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快科技
2022 年即將過半,雖然消費電子市場依舊受到疫情反復的影響導致供應鏈持續緊張,但上半年我們仍然看到了多款令人眼前一亮的硬件新品還有軟件更新。
如果說整個 2021 年消費電子市場的關鍵詞是 " 折疊屏手機 ",那幾乎可以預測 " 平板電腦 " 將成為 2022 年的消費電子市場關鍵詞。
從年初到六月,OPPO、vivo、蘋果、三星、聯想、華為、realme 等廠商接連帶來了旗下首款或最新的平板電腦單品,加上本月 WWDC 上最新亮相的 iPadOS 16,讓這一賽道從 " 陌生 " 變得 " 熟悉 " 了起來。
為何都扎堆平板電腦?
出貨增速放緩、技術停滯不前、換機周期拉長,這是導致不少手機廠商初探平板電腦賽道的原因。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DC 發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2022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為 7420 萬臺,同比下降 14.1%。
IDC 表示,持續的疫情反彈對消費者預算的影響,以及新產品升級幅度小等因素,導致了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而更加不明朗的海外市場前景,令眾多手機廠商開始采取更加穩健保守的運營策略,全年市場將迎來巨大挑戰。
若沒有額外正向刺激因素的出現,2022 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容量或將跌破 3 億臺大關。
在手機幾乎摸到 " 天花板 " 的今天,加上疫情反復對線上課程的需求愈演愈烈,那個可能是介于手機和電腦之間的設備,帶大屏、支持手寫筆、滿足孩子網課、老婆追劇的平板自然便成了香餑餑。
可以想象的是,隨著手機系統、硬件、體驗愈卷愈嚴重的現狀,平板電腦在未來未必能成為各家廠商的 " 現金牛 " 業務,但重要程度想必一定會有別于往日。
實際上,Google 在五月的 I/O 2022 上提到將在明年重回平板電腦市場,推出 Pixel 系列平板。
你要知道作為一家將手機、平板、手表視為非主營業務的全球化商業公司,Google 對 Android 在折疊屏手機以及平板上的設計、修改、升級都決定著這一生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體驗。
好消息是,在接下來的一年,我們將在 Android 平板中見到更多的實用功能甚至是大改動。而壞消息則是這又夠開發者做適配忙活一陣子了。
無論如何,國內手機廠商都將在平板這一條路上走到底,畢竟除了能擴充自家的產品線陣營、通過完整的 OS 生態吸納更多的用戶、還能試圖在智能手機遇到瓶頸的今天試圖找到新的突破。
平板電腦到底解決了那些人的需求?
作為 12.9 英寸 iPad Pro 以及 iPad mini 6th 的雙持用戶,說句大實話,即便我在兩臺 iPad 上都插上了 5G 卡,但我依舊沒找到能完成流水線作業的作為生產力場景。
實際上,更大屏幕的 iPad Pro 我更愿意當作學習工具,記筆記,上網課。而小尺寸的 iPad mini 6th 則全權負責讀書和流媒體這兩大場景。
而在我體驗過的其他平板電腦上,例如三星 Tab S8 Ultra 也沒有在所謂的生產力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先來解釋下平板電腦所謂的 " 生產力 "。
我的理解是比如一位導演,他需要借助 iPad Pro 或 iPad Air 的大屏完成在拍攝現場視頻 Demo 的審核或校準,需要隨時帶著 5G 版的平板出差收發資料郵件,甚至是拿起筆來在任何地方記錄靈感,畫分鏡頭。OK,那么這些場景足夠能讓 iPad Pro 富有 " 生產力 "。
或者是一名插畫師,她需要一塊兒可隨身攜帶的畫布和畫筆,在咖啡廳、在經濟艙、在出租車等等這些場合她都可以拿出 Apple Pencil 在 10 英寸以上的屏幕上進行繪畫創作,導出、分享甚至是修改,這些也足夠 " 生產力 "。
但實際上,這些只是作為生產力滿足的一小部分用戶的需求。
目前來看,平板在使用時分為了三種情況。第一是追劇、網課、游戲、閱讀等,這一系列場景都和娛樂相關,大體上是以內容為導向,即用戶只 " 投入 ",沒有任何 " 產出 "。這類使用情況占據了平板電腦的大多數場景。
第二種情況是將平板作為輔助工具,例如記筆記,在 WindowsOS 或 macOS 上協同完成一個任務,或是在不同的場景下使用相同的 App 完成一件事情,這類使用情況相對少數。
通常我們看到的便是拿平板作為學習工具或是工作輔助工具使用,以效率為導向,有一定的 " 產出 "。
第三種則是將平板和生產力做結合,例如我上文提到的兩個例子。這類使用情況相對罕見,以創作為導向,即用戶使用平板進行大量 " 產出 "。
接下來將何去何從?
從 iPadOS 16 以及 Google I/O 上的演示圖可以看出未來平板的幾個走向。
首先是更專業更大屏,有傳聞明年蘋果將推出 14.1 英寸的 iPad 產品,可能將區別于 11 和 12.9 英寸的 iPad Pro,另立 iPad Studio 打造 iPad 新的分支產品線。
做大并不是蘋果開的先河,今年初三星推出的 Tab S8 Ultra 就將平板的尺寸拉到了 14.6 英寸。
屏幕大、配件沉、賣的貴,這三大對消費者來說的勸退理由廠商一定是心知肚明,但依舊要做的原因,就是 OS 的承載以及未來和桌面電腦合二為一的可能性。
其次的方向是會有更多的專業軟件移植到平板電腦平臺,甚至是為了優化而重做。
目前哪怕是 iPadOS 都避免不了部分軟件為了適配而 " 對付 " 升級,一個平鋪一個縮放便是更新適配。這一操作帶來的后果是在一塊 10 英寸的大屏上,展示的內容未必會有手機上展示得多,操作體驗甚至比手機還麻煩。
接下來隨著 iPadOS 以及 Android 分別對平板的系統優化以及更多功能的新增、接口的開放,做單獨適配的 App 才會獲得更多的營收甚至是關注。
最后是平板和筆電、臺式機的融合。
說真的,作為 90 后,我即使用桌面 OS 也使用移動端 OS,但 00 后,甚至是未來的 10 后們,使用桌面 OS 和移動端 OS 的分配比例將出現嚴重的偏斜。
舉個例子,在我的高中期間,開始接觸 macOS,大二才有了 iPad 這一品類,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公共時會首選 macOS,而 iPadOS 則作為輔助。
但試想如今還沒上小學的孩子在 4、5 歲就使用平板電腦設備,到了初中,最熟悉的莫過是手機和平板,作為生產力的筆電、一體機可能要等到大學才會涉及到,對這一代人來說,未來他們的主流勢必會是移動端 OS。
從 iPadOS 與 macOS 趨近的現實也能看出,未來這兩個平臺一定會出現系統層面的融合。
我們知道,在 iPadOS 16 上最值得關注的更新是獲得了臺前調度這一功能,它增加了 iPad 對于多任務的可用性,提升了生產力。而臺前調度 在 iPadOS 16 以及 macOS 13 上有著同樣的操作方式、使用邏輯以及界面展現。
而 Android 平板也將在未來和 Windows 的連接中,獲得更多實用且高級的功能,讓平板的想象空間更廣。
十年后如果再度回顧 2022 年,我想這并不是折疊屏百花齊放的瞬間,而是平板電腦絕地反擊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