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癥,稱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就在一周前,全球第一個“賽博格人”、漸凍癥患者英國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宣告去世。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也是漸凍癥患者,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僅僅在我國就有大約20萬漸凍癥患者,其中43歲的京東副總裁蔡磊如今仍在與病魔抗爭,并決心拿自己的生命當作最后一顆“子彈”。目前漸凍癥無特異性治療藥物,治療主要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從而延緩病情發展。
“漸凍癥、高位截癱、失語癥這三個病癥都屬于運動感知功能受損,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恢復語言、運動能力,”腦虎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陶虎教授表示,雖然患者不能說話,但可以用意念合成語言,并且可以選擇合成哪種語言。雖然患者自己的肢體不能動,但可以用意念控制外部機械裝備。
2017年,當彼得被確診為漸凍癥后,醫生判斷他只剩6個月壽命,沒曾想他利用科技手段和人類生理的極限賽跑,將自己的壽命從6個月延長到5年,霍金在診斷為漸凍癥后存活期居然長達55年,同樣令人難以置信,蔡磊砸千萬研制特效藥,是自救也是救人。他們在疾病抗爭過程中利用的前沿技術和醫療手段,讓每一個漸凍癥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更是為科學界的學者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學習價值。
腦機接口是近年來神經科學最前沿的研究領域,通過建立與外部設備進行信息傳輸的通路,可以實現人類意識的實時傳輸,并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將腦電波信號與其對應的動作反應建立映射關系,讓人類意識在機器上得以翻譯。
“希望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實現對患者兩方面能力的改善,一方面是意念合成語言,另一方面是意念控制運動。”
陶虎表示,腦機接口技術在未來有一個巨大的使命,就是怎么能夠繞過我們自身的五官跟四肢,直接跟大腦相連進行信息的傳遞。面對漸凍癥,首先要明確這是由于運動神經元功能退化而引起的,患者到后期沒了任何的活動能力。腦機接口對漸凍癥患者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虎說,“既使是沒有任何的刺激功能,只是讀取患者的運動意圖,然后通過控制外骨骼機器人等外部設備來實現。”
其次,腦機接口可以去讀取患者的語言,將患者大腦中的想法直接合成語言,使得患者恢復與外界交流的能力。運動和語言是對漸凍癥患者來說最需要的東西,陶虎認為腦機接口的這兩個作用對臨床上診治非常有必要。
面對如此痛苦的不治之癥,目前很多患者希望依靠藥物來解決,陶虎表示,腦機接口利用腦電極植入的方式,不僅可以實時的監控運動神經元凋亡的速度與途徑,同時也能作為一個工具,用以監測藥物是否起效,對加速相關藥物和其他治療方式的開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力。
眾所周知,人腦有860億個神經元,陶虎說道,“不是所有的神經元都是運動神經元,其中有很多神經元是沒有被激活的,”他表示,雖然神經元凋亡是不可逆的,但是還有很多備用神經元沒有被激活。這就意味著利用腦機接口的刺激功能,使得那些平時處于“待機”、或者“備份”狀態的運動神經元,能得以“激活”,從而創造了一些新的神經環路,這樣有望從根本治療漸凍癥,甚至恢復成一個正常人。
昨天是國際第22個“漸凍人日”,如今漸凍癥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在彼得、霍金、蔡磊等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科技對人類生理極限的不斷探索和博弈。越來越多和他們一樣的科學家們、企業家們正在堅持科研,契而不舍只為攻克絕癥,相信漸凍癥終于有一天會被人類攻克。
腦虎科技的“免開顱微創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將來可應用于臨床重大腦疾病診治和腦功能探索,是解決漸凍癥、高位截癱、癲癇等重大腦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機物”三元共融萬物感知的核心技術。陶虎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腦機接口還會應用于治療更多神經和精神疾病,比如說神經退行性疾病、老年癡呆、帕金森癥,包括治療抑郁、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