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全球數據安全形勢愈發嚴峻,層出不窮的網絡攻擊事件,嚴重影響著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正常進行,這極大的刺激了數據安全市場的需求供給。中國作為全球安全市場的重要力量,同樣致力于推動數據安全建設,保障企業、個人在網絡空間中的安全。根據IDC統計,2021年中國數據安全產品與服務的總體市場規模(包含隱私計算與區塊鏈技術中的數據安全部分)達到12.43億美金,約合80.2億人民幣。
尤其在數據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數據中蘊含的價值快速提升,但是數據安全的威脅也日益凸顯。而作為嚴守數據安全第一線的CSO和安全主管們,亟需一份“Roadmap”為中國數據安全發展指明方向。
數據安全治理亟需一次“大盤點”
隨著數字經濟和信息產業蓬勃發展,5G、零信任、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快落地應用,新業態新技術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海量高價值數據不斷產生,數據泄露、濫用等風險日益凸顯。
為此,我國陸續頒布施行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政策法規,均明確提出推動發展數據戰略,統籌數據開發利用、隱私保護和公共安全,規范數據有序流通,保障數據安全。
“Roadmap”不僅是對企業的數據安全合規能力的總結,同時也是對數據安全相關體系建設規劃、數據安全治理分類分級、相關創新技術實踐,以及數據安全管理和場景應用的一次“大盤點”。
技術創新發展亟需一次 “大融合”
數據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生產資料,其具有分散性、多樣性、實時性、可變性、復雜性等諸多特征,對于企業來說,數據還具有跨部門、跨組織、跨業務系統等復雜結構特征,數據安全體系建設變得困難重重。
當前,許多企業的數據安全建設仍以單點建設為主,產品技術無法形成合力。而根據IDC的調研判斷,未來“點-線-面”的技術融合趨勢將逐漸增強,用戶需要對數據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的相關技術點,如敏感數據發現與分類、加密、脫敏、訪問控制、密鑰管理等內容融匯貫通,而一體化數據安全解決方案或者是融合類的平臺產品也將會受到用戶青睞。
除了技術融合之外,數據安全產品與服務融合、數據安全與網絡安全融合的趨勢也將愈加明顯。首先,由于數據安全更強調業務屬性,而構建數據安全運營體系、制定整體框架、測試應急響應的實戰演練等等,僅靠產品層面,以及用戶的一己之力是辦不到的,所以對應的服務都將會“提前”。其次,數據相關法規落地,催生出數據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各方面需求,而每個環節都可能需要一系列網絡技術和產品工具來幫助建立防御點,解決精細化的問題,這就把數據安全與網絡安全相融合的大量需求,極速地推到了市場前端。
這份包含數據安全“大盤點”和“大融合”洞察的“Roadmap”——《IDC TechScape: 中國數據安全發展路線圖,2022》將在IDC于7月底在上海舉辦的“IDC 2022全球CSO網絡安全峰會——聚力數據安全,賦能企業現代化”上與大家見面。該報告將從變革型、主導型和機會型技術與服務的角度來呈現不同數據安全技術與服務的技術點、技術優劣勢、發展階段、風險程度、市場熱度和標桿廠商,從而幫助最終用戶了解和選擇適合其自身業務發展要求的數據安全產品與服務組合。
屆時,大會將邀請30位來自中國及全球市場的行業權威代表,圍繞企業數據安全建設發表主題演講,同時為“中國20大杰出安全項目” 和“中國CSO名人堂(十大人物)”的獲獎者頒獎。除主論壇之外,大會還設置了數據安全、數據隱私與數據合規、軟件定義安全訪問、數據保護與容災備份四大分論壇, 解惑網絡安全各細分領域的行業熱點與洞見,歡迎現場參會。更詳細活動事宜,敬請關注【IDC咨詢】微信公眾號更詳細活動事宜,敬請關注【IDC咨詢】微信公眾號所發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