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州宏途業務布局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服務6000+所學校,1000萬+師生。
6月22日,人民網官方新浪微博號發布一則視頻微博:“【暖心!#農村寄宿學校裝可視電話供親子溝通#】近日,河南封丘縣實新學校安裝了一批可視電話,孩子撥通家長電話后,不僅可以聽到語音,還可看到動態視頻畫面,就像面對面一樣。據初中部校長朱林介紹,學校是農村寄宿制,安裝可視電話能拉近親子距離,也希望能開闊他們的視野,感受到時代的進步。”消息發布后,微博相關話題頁瀏覽量逾4000萬!
據悉,該則視頻來源于河南新鄉封丘縣實新學校初中部校長朱林的隨手分享,最初發布在抖音平臺的私人號上,截至目前,也已收獲2.1萬點贊,引發8000+討論。
視頻中的電話機是宏途家校溝通可視溝通終端,由宏途聯合中國移動合作推廣,是宏途基于微信VoIP能力,為滿足校園內學生與家長的實時溝通需要推出的智慧校園硬件設備之一,產品包含學生端(校內設備終端)和家長端(小程序),支持學生和家長進行高清音視頻溝通和文字/語音雙向留言互動。
宏途多年來始終專注于為中小學校提供智慧校園建設及智慧教育技術服務。宏途產品研發中心技術人員表示,家校溝通作為智慧校園的重要服務場景,是我們的重要關注點之一,宏途家校溝通產品自2017年起正式推出,最早落地于廣東河源,經過多次產品迭代,現已服務全國包括河南、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山東、四川、云南、重慶等在內的多個省份,近2000所學校。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校內語音公話機受限于軟硬件技術,僅支持語音通話且通話資費高昂、接通率低,已無法滿足學生和家長面對面溝通的需要。為滿足中小學校園內孩子與家長的實時親情溝通需求,宏途基于全線自研的智慧校園全場景服務能力及新一代可視溝通終端,于2019年實現技術革新,將第1代傳統語音公話機迭代為支持刷卡視頻通話的第2代普通可視溝通終端,并在此后不斷進行升級完善。
2021年0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2021年6月,教育部頒布新修訂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在第四章管理要求第三十三條指出,“學校可以禁止學生攜帶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進入學校或者在校園內使用;對經允許帶入的,應當統一管理,除教學需要外,禁止帶入課堂。”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劉小惠表示,“管好手機的使用,防止學生沉迷網絡。手機雖小,事關重大。學校制定了《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辦法》,本學期各班都開始執行,對防止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和網絡社交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對于家長來說,禁止手機進校園,如何解決聯系孩子、確認孩子的安全?在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學校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建立班主任溝通熱線等便捷家長聯系學生的途徑等措施,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
通過求助于老師來解決在校學生與家長的聯系,顯然不是最優解,而依靠傳統的刷卡公用電話,學生需要攜帶電話卡、校園卡,存在丟卡、盜刷及補卡等麻煩和不便,僅支持語音通話且通話資費高昂的普通公共電話,已無法滿足學生和家長面對面溝通的需要。
宏途智慧校園事業部河南新鄉業務區主管李紅娟表示,河南新鄉封丘縣實新學校為民辦寄宿制學校,位于封丘縣尹崗鄉劉崗村,校內學生父母多為外出務工人員,學校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積極響應通知要求,對學生攜帶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予以禁止。學校以極具前瞻的眼光,于2020年引入宏途家校溝通產品,正是為了解決學生的家校互動問題。目前宏途為該校初中部近2000名學生提供服務。
截至2022年6月,宏途智慧校園產品在河南新鄉覆蓋了近400所學校,幾乎每所學校都引入了宏途家校溝通產品,以及包括校園一卡通、門禁管理系統、考勤管理系統、云閱卷與成績分析系統、電子班牌等在內的依托于宏途智慧應用平臺的產品和服務。
廣州宏途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廣州宏途教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廣州市黃埔區,公司致力于校園服務產品的研發和整合,綜合運用云服務、AI、物聯網等領先技術,提高教育信息化產品的效能。通過構建全國領先的云服務(SaaS)和物聯網平臺,整合硬件、軟件、終端、教學資源,為廣大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在校師生提供有競爭力的“SaaS+硬件”服務。深耕教育信息化行業七載,業務布局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服務6000多所學校,超1000萬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