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行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我國現代木材加工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2006年起,木材企業大量成立,木材產量快速增長,木材加工已成為一個穩定的工藝系統,專門化程度不斷提高。然而我國木材供應量遠遠滿足不了國內需求,截止到2020年,我國的木材需求量已達到8億立方米,資源供需矛盾急劇尖銳。而在全新的科技大數據時代下,新的高壓迫使傳統的木材行業開始走上新的轉型之路。雖然木材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對國家經濟發展、緩解社會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木材企業的發展并不能跟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行業的發展仍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木制品行業門檻低,規范程度低,‘新國標’一出來,行業里部分企業甚至都沒有做好準備,優勝劣汰的‘洗牌’效應就會凸顯出來。”一位知名品牌的木材企業負責人透露,在未來許多不規范的木材企業被“砍掉”,有實力、有品質意識、環保意識的企業會保留下來,但相應的生產成本會增加。據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一半的木材企業表示,占據成本最高、導致效率低的關鍵環節在于木材的質量檢測。
打破行業人力困局,技術加持才是王道
木材表面質量是評定木材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木材加工業向機械化、自動化的大規模生產方向發展,市場對板材的加工質量,尤其是表面缺陷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表面缺陷不僅影響產品的美觀和舒適度,而且一般也會對其使用性能帶來不良影響,所以木材企業對于產品的檢測尤為重要,以便及時發現,從而有效控制產品質量,還可以根據檢測結果分析生產工藝中存在的某些問題,從而杜絕或減少缺陷品的產生,保障高質量的產品輸入市場。
傳統木材企業大多采用人工檢測的方式,勞動強度大,容易造成視覺疲勞,總體人力尚不能滿足產能。資深行業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檢測工作流程一般在木材加工后,一些小規模企業受場地限制,往往加工和檢測處于同一空間,加之需要肉眼識別大量板材表面缺陷,耗時費力,特別在訂單需求旺盛的時候,工作強度可想而知道。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木材行業檢測人員越發緊缺,人力成本逐年增高“。
如何破局?基于機器視覺系統的AI工業檢測技術很好地解決了行業面臨的人力困局。機器檢測具備非接觸、速度快、精度合適、現場抗干擾能力強等突出的優點,使得這項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據悉,多年深耕機器視覺技術并具備軟硬件落地能力的深蘭科技采用工業視覺、深度學習等技術對木地板表面進行質量檢測,研發了木質板材外觀在線檢測系統,落地多家木地板行業頭部企業,提高了檢測質量和效率,為傳統制造業插上了智能化翅膀,提高了企業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
AI檢測主要是通過特征設計來獲取圖像特征,深蘭科技的算法研究人員基于所掌握的深厚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的工程技術經驗等對圖像進行研究比較分析,確認可用于圖像識別的特征,再利用各類圖像處理方法獲取所需要的圖像特征數據,用于有效地判別和分析。
在深蘭科技木材質量檢測系統上,所有木板的表面瑕疵、顏色色差、長、寬、厚尺寸都會被自動檢測。“檢測系統界面設計簡單、易用并具有實時反饋功能,普通操作人員就可以使用。在任何時候,操作員都可以使用一鍵式停止或開始。和以前由人工來完成的工作對比,在大批量的木地板檢測中,深蘭科技的AI檢測系統大大降低了人力損耗,很大程度上地降低了生產線用工成本。“以木地板行業為例,按照一名檢驗工人每年成本8萬元計算,每條產線至少節約6名質檢工人,產線升級改造為AI質檢以后,每條產線每年省下人力成本48萬元,外加原本的報廢成本、退貨成本、糾錯成本、機會成本等,ROI相當可觀。”一位跨國家居企業的木地板生產線主任張先生說到。
化非標為品質標準,方能破質量困局
由于我國木材企業多從小微企業發展而來,行業對質量標準不夠重視,人造板、家具和地板行業均存在部分品種和區域產能嚴重過剩的狀況,同質化競爭激烈,市場秩序比較混亂,品質標準參差不齊。加之多采用人工檢測產品表面缺陷,該方法抽檢率低、準確性不高、實時性差、受人工經驗和主觀因素的影響大,在影響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規模生產,進而影響企業的整體運營與擴張。
控制產品的非標率、統一生產工藝,這些需要依靠技術去解決。而基于機器視覺的檢測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弊端,為大規模量產制定嚴格的系統生產流程和精益標準,大大緩解生產過程中的不穩定問題和生產能力矛盾。
據跨國家居企業的木地板生產線主任張先生介紹,深蘭科技的AI檢測系統在色差識別、精準測量、瑕疵檢測方面可以制定統一的企業標準,使得檢測的效率和準確度得到顛覆性提升。在檢測過程中,系統在進行缺陷分析的同時,會顯示完整的缺陷數據。檢測數據還可以保存,這對工藝工程師來說非常有用。這些數據對于后續優化檢測標準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幫助提升木材加工的整體質量。
行業值得敬畏,疏通商業邏輯是核心
在高科技的社會背景下,傳統制造業都在尋求轉型之路。我國大部分木材企業的技術設備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企業技術設備水平低、創新力低,致使企業原材料及能耗量大,同時導致產品質量較差。因此,對于木材企業而言,轉型的前提決定要素,是智能制造生產設備和定制語言——信息化,這兩者缺一不可。反之,兩者的實現則需要充足的資金,如果板材企業沒有雄厚的資本支撐,也就相當于輸在了轉型的起跑線上。
正在經歷木材企業轉型陣痛的一位行業人士坦言,“從半成品的板材加工到成品家具出廠,企業需要推翻以往的思維模式才能夠繼續往前走,但這個過程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據行業資深人士透露,傳統行業亟待轉型,我們都知道技術加持的機器檢測有數不完的好處,但現存市場上的機器檢測成本高,企業運營利潤尚不能承擔全機器檢測。有別于單純售賣檢測設備,深蘭科技經過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獨特創新的商業模式,即與傳統制造企業形成長期共生態的伙伴關系。作為平臺賦能型企業,通過軟硬件的一體化服務,解決傳統企業的真正痛點。從前期的檢測產品設計、生產線的制造再到后期替代人工,深蘭科技提供從產品到檢測的全鏈條服務。與傳統收取高額設備費用的模式相比,深蘭強調的是服務。深蘭科技相關負責人解釋道,深蘭的商業模式可以理解為傳統企業的科技部門,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并在過程中與企業共創,在累積的過程中,真正解決企業的問題。
在消費需求不斷上升的新環境下,企業的競爭開始回歸到產品本源上——如何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個行業是值得人敬畏的,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現實問題。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基因,不管是在渠道、人才、管理還是設備、技術上的基因,都會帶領企業走向不同的方向。傳統木材企業科技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而對企業來說究竟是機遇還是危機,要看企業如何及時調整戰略、應對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