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開源圈里又有一件大事。OpenCloudOS將成為我國首個具備全鏈路國產化能力的服務器操作系統。
誰是OpenCloudOS?全鏈路國產化又意味著什么?
時間回到2020年12月,美國RedHat宣布,自2022年1月1日起停止維護CentOS 8服務器操作系統,并將于2024年6月30日停止維護CentOS 7。停服后,CentOS無法獲得官方升級和補丁,用戶將面臨嚴重的網絡安全威脅。
一年后,OpenCloudOS操作系統開源社區正式成立,該社區致力于研發國產化、自主可控的下一代云原生操作系統OpenCloudOS,以打造穩定可靠、經過生產驗證的操作系統發行版為特色,并以社區為依托,建設操作系統開源生態。
OpenCloudOS并非第一個國產的開源操作系統。最近這些年,國內科技大廠紛紛投身操作系統領域為中國科技產業“鑄魂”,如今再加上OpenCloudOS,誰才是操作系統領域中真正的“國貨之光”?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OpenCloudOS和行業大多數的操作系統“源頭”不同。此前國內很多開源操作系統,研發基礎都是業界鼎鼎大名的CentOS。其實這在開源領域并不可恥。彼時國外系統在業界幾近壟斷,選擇模仿不過是為了強化生態表現與穩定性的無奈之舉。如今,CentOS停更已成定局,有了前人的經驗,OpenCloudOS的全鏈路國產化象征著中國的操作系統企業正從開源的使用者向貢獻者,甚至是技術的引領者轉變。
而OpenCloudOS則是我國首個具備全鏈路國產化能力的服務器操作系統。“操作系統作為一個基礎設施,真正要實現全棧的國產化、完全自主化的目標,必須要去投入L1源頭版本到L3穩定版本的建設,保障國產研發供應鏈的安全。”OpenCloudOS社區TOC(技術監督委員會)主席、騰訊云副總裁郭振宇在媒體采訪中表示。
怎么理解全鏈路國產化?
如果把操作系統比作成一條河流的話,基于整個發行版的源頭,比如最有名的Linux內核社區、GCC編譯器社區、OpenJDK社區等,Linux整個發行版可以分為L1到L3的不同階段:
L1版本就是從各種源頭拿出來之后的一個操作系統的上游版本,它需要從數千個源頭社區去把它合起來,然后還要確保組件包的穩定性和兼容性,所以它需要持續的大的投入。
L2版本是基于L1做成的穩定版本,需要在企業里面廣泛去應用,有完善的支持和服務。
L3版本是基于L2的衍生版本,就像河流分支的下游,把穩定驗證的L2版本,免費開放到社區其他的伙伴或者其他的公司可以免費再進行使用。
其次便是目標群體不同。服務器操作系統因其重要性,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彼時云原生仍只是高速發展的“網紅概念”。但如今云技術日漸成熟,開源與云之間趨于高度耦合,云原生已經完成技術概念向業務應用的華麗轉身。特別是在疫情刺激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大增,OpenCloudOS社區自去年年底成立便致力于研發國產化、自主可控的下一代云原生操作系統,以打造穩定可靠、經過生產驗證的操作系統發行版為特色。
最后是產品定位不同。此前很難有一個操作系統同時覆蓋L1到L3的整個產業鏈,個別投入L1領域的操作系統,則一方面希望滿足企業需求,需要保障穩定性,另一方面穩定性優先時很難培育創新,難以兩全。
而隨著如今國內開發者們技術硬實力的不斷增強,OpenCloudOS憑借其全鏈路國產化的底氣,其L1社區版本完全自主可控,還可包容更多創新、更快迭代,滿足更新的需求,更適用于創新業務或開發者。比如AI相關業務需要更多的軟硬件新特性,創新開發者對新技術有持續的需求。
在創新前提下,為了解決產業應用場景下的穩定性問題。本次OpenCloudOS同時發布了源社區(L1)項目及首個全量軟件包(L3)版本,并披露其技術研發路線圖。有了L1版本,其L2/L3版本毋需再為底層技術供應發愁,甚至還可以吸收、協同更多的原創特性和通用能力。
其實,在攻堅“缺芯少魂”的共同使命之下,毋需分出高下,國內操作系統等底層技術的發展需要多方共建、百家爭鳴,只有堅持多元化的技術輸入、長期主義的技術路線,國產操作系統生態方能壯大成長。而每一個在操作系統國產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產品,都應被稱為“國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