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云原生時代下的微服務、容器等技術廣泛被企業應用及大規模部署;為了跟住快速演進的業務高流量、上云的特性,分布式架構也必須引入更多的系統組件,而各組件僅通過消息傳遞進行彼此之間通信和協調。以上種種無疑提升了系統復雜程度,點亮了監控技術亟待變革的信號燈。CNCF 在云原生定義中提到 Observerbility意味著可觀測性的問世,其被稱為云原生時代必備的技術能力,作為保障軟件系統穩定的基石,因此提供可觀測性平臺的廠商承載了業界更高的期望。
結合當前云上軟件開發的事實背景,針對分布式系統穩定性痛點問題,中國信通院聯合業界40余家單位的近60名專家共同討論制定了國內首個完整的分布式系統穩定性系列標準。可信云推出《可觀測性平臺技術要求》標準評估,面向可觀測性工具和平臺的供應方,提供全面的可觀測性平臺能力參考規范,助力可觀測性產品為更多企業軟件系統的穩定性保駕護航。
★ 評估等級
可觀測性平臺評估將參評系統的可觀測性能力分為3個等級:基礎級、增強級和先進級。
可觀測平臺評選模塊
歷經三個多月的評估,基調聽云可觀測性平臺在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應用、平臺運維共四個模塊的測試中,均滿足可觀測性平臺先進級能力要求。
基調聽云可觀測平臺通過對600+技術棧進行適配擴展,將追蹤、日志、指標、行為、業務、OpenTelemetry等多源數據、統一采集、處理和分析模型,構建基調聽云可觀測中臺,納入現有技術實踐成果,對其進行融合分析,通過OneTrace模型展示整個生態下的調用結構,結合獨有的AI能力實現根因診斷、異常監測、智能告警,最終建立基于業務分析的可視化模型,更深入的幫助用戶實現業務可能性。
可觀測性是云原生時代下能夠聯動IT與業務的能力,它本質上符合云原生環境以業務應用為核心的趨勢。從監控到可觀測性的發展,拓寬了傳統監控的能力邊界,打破傳統被動監控方式,形成主動、全局式的統一智能觀測能力,更有利的幫助我們掌握系統健康程度。未來,基調聽云將更深入參與客戶可觀測性平臺構建之路,夯實產品技術等能力底座,依托個性化、精細化行業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業務+用戶體驗雙重升級,持續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