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導師眼里的佼佼者,同屆第一位畢業的博士生,“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的獲得者……
按照大多數人的軌跡,2005年中科院博士畢業后,本該申請博士后繼續專注學術道路的萬新明,卻毅然投身企業,從工學博士轉身為企業科研工作者,讓科研切切實實落到產線上。
當然,萬新明沒想到的是,2007年,在巴黎公寓遇到海爾冰箱那一刻的欣喜,竟是他和海爾緣分的開始。
開放注入創“新”能量
這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創新的時代。
不管是民族還是企業,理念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選擇創新路徑雖可“不拘一格”,但毋庸置疑,開放是創新必須具備的特征。
當我們試圖去探討那些發生在企業邊界內外的知識、信息、技術、人員等流動之時,開放式創新成為一個無可回避的話題。
開放創新之父亨利·切薩布魯夫教授這樣形容開放式創新的重要性。
2012年,在英法深耕科研七年后回到國內的萬新明,接到海爾HOPE平臺(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ystem)的電話,那一刻,他被吸引。
2007年起,萬新明在國外從事科研工作
用戶的變化,技術的變化,行業的變化,這一切都在倒逼企業放棄過去的封閉式研發,轉向開放式創新,進而實現生態創新。海爾,無疑走在了前列。也正是這種創新因子的吸引,原本計劃給自己放個長假的萬新明,短暫休整之后,便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了HOPE平臺。
開放式創新已經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產業生態的重要組成。萬新明和團隊所在的HOPE平臺在做的,就是踏準時代節拍,通過開放創新做創新的推動者,相比較之前投身一線、實驗里“孤軍奮戰”的科研人員身份,萬新明切換了另一種科研方式。
他坦言,對于開放創新,很多人是有誤區的:開放創新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從來不是兩個極端。自主研發是開放創新的基礎,開放創新是自主研發的加速器。
海爾HOPE平臺
發現需求,在全球范圍匹配資源,尋求最佳解決方案,這是HOPE平臺團隊的工作重點之一,而這看似簡單的發布、篩選、匹配的過程,其實大有學問。
需求如何精準拆解、發布?如何整合全球資源,選擇最優解決方案?如何研判技術發展趨勢,繪就技術線路圖,將前沿技術提前儲備?這其實早已超過試驗、研發的范疇,面臨的挑戰也是更大的。
但他們樂在其中,哪怕為了一個簡單的小需求通宵達旦。在開放的創新環境下,比夜以繼日的辛苦更強烈的是不斷嘗試新鮮事物的興奮,看著為之付出心血的產品上市,這種使命感、榮譽感與成就感正是團隊勇往直前的最大驅動力。
通過HOPE平臺這種創新的生態模式,過去地理上的產業生產集群,升級為數字化的產業創新集群;過去,科學實驗室創造技術和專利的涓涓細流,匯集成產業技術和產品的大江大河。
為用戶創造價值
加入海爾之前,萬新明有一些忐忑,“在之前工作的外企中,即使職位很高,依舊是一枚螺絲釘,很少有機會參與很多重大事情的決策,你做的,就是你自己這一塊小事情。”
在海爾,真的能給到想要的空間嗎?自己的科研成果跟隨自己的信念,真正落地?
時間,是最好的答案,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實現人的價值最大化的海爾,給了萬新明最強的定心劑。
通常來講,一家做實業的公司,科研只是生產鏈條的其中一環,必須務實,講究效率,要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增量。
但在海爾,“人單合一”的底座支撐下,是一種包容自在的氛圍:“人”是員工,“單”是用戶的需求和體驗,員工在創造用戶價值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只要有想法,就大膽去做,沒有上限。科研人員有充足的發揮空間,對最前沿的學術進行研討,對創意想法進行試驗落地。這是所有科研工作者都會期待的氛圍。
更重要的一點,“在HOPE平臺搞創新,不是聽上級的,也不是聽資源方的,而是都聽用戶的。”在海爾的開放創新體系中,“以用戶為是”的理念一脈相承,各方創新力量零距離對接用戶需求,從而找對技術創新方向,也從根源上避免了沒有市場“買單”的無效創新。
發現用戶痛點所在,讓HOPE團隊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也讓創新更有成效。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一次微洞察中,團隊發現,很多用戶飯后將餐盤送回冰箱的時候是存在習以為常的痛點的。兩只手端著盤子走到冰箱門口,由于無法直接打開冰箱門,不得已要將盤子放在冰箱頂部,這樣一來,就存在盤子被打翻的可能。
“其實,在這種場景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創新為用戶提供更方便的產品。” 盡管只是一個小動作,但HOPE平臺團隊卻思考著能否改進開門方式,比如通過聲控或手肘輕敲打開冰箱門,讓用戶的體驗更加舒適。
科研創新,最終還是要回到價值創造這個問題上來,而且是為用戶創造價值。研究成果在企業創新中落地生根,科研人員實現自我抱負,也創造實實在在的社會價值。
自主創新的加速器
當企業著眼于發展新技術的時候,可以并應當同時利用內外部的所有價值的創意,同時使用內外部兩條市場通道。
因為,這帶來的增速無疑是驚人的。
從2009年初創成立,經過十余年發展,HOPE平臺在全球覆蓋了100+的核心技術領域,可觸達資源100萬+,也正是在它的加速下,催生海爾顛覆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僅十三五期間,海爾便創造了整個行業70%的引領產品。
HOPE團隊工作日常:鏈接全球資源 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天樽空調是海爾的一款創新空調,它源起于673372名網友和HOPE平臺的交互。 空調病 、風太冷、遠程控制……這些用戶抱怨點在平臺被洞察后,整合全球資源研發的顛覆性空調產品很快亮相,空調具備了自主“思考”能力,不再是單純制冷制熱的工具,儼然成為“智能空氣管家”。
全球首臺可除CO燃氣熱水器,在HOPE平臺催化下,僅用一個月就實現了技術攻破。從需求提出到解決方案的適配,再到技術搭載產品成功量產,HOPE平臺團隊用開放創新的科技顛覆傳統,攻克困擾行業百年的難題,讓安全的燃氣熱水器走進千家萬戶。
自由嵌入式電冰箱的行業標準,也是海爾研發團隊聯合HOPE平臺上家電、家居、設計、裝修等各方創新資源,共同給用戶創造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產品上市一個月,就占據同價位冰箱六成市場份額,用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種開放創新體系的價值所在。
這樣的案例在HOPE平臺數不勝數。除了為用戶、為企業、為行業創造價值外,平臺也在踐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使命。一方面,以大企業的需求為向導,拉動中小型科技企業參與到創新行列中,加快國內科技成果轉化。另一方面,也將服務覆蓋到汽車、電力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促進行業融通發展。
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2日期間,HOPE平臺從接收需求到實際交付的平均周期已達到11天,為自主創新大幅提速。
在這場科研加速賽中,H0PE平臺團隊一刻都沒有放松過,甚至感覺壓力在不斷增加。他們在擅長的領域深耕精研,也獲得了肯定無數: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榮獲“科創中國”產學研融通組織殊榮, HOPE典型案例也多次入選哈佛商業評論以及國內外專刊。
無限可能,蓬勃成長。
改變潮水的方向
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互聯網和數字科技產業大量運用開放式創新取得了爆發式的創新增長。開放式創新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
2019年,海爾宣布進入生態品牌戰略階段,通過與用戶、合作伙伴聯合共創,不斷提供無界且持續迭代的整體價值體驗,最終實現終身用戶及生態各方共贏共生、為社會創造價值循環。
這一新品牌范式,無疑也為HOPE平臺的發展注入新能量。
從一開始被質疑,到絡繹不絕的需求來平臺尋求解決方案,再到洞察用戶需求后將解決方案主動提前補給到產業研發,HOPE平臺迸發出巨大能量。
海爾全球10+N科技創新生態體系
萬新明表示,未來,HOPE平臺將會根據用戶需求不斷迭代業務模式,同時,疊加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算法,不斷搶占國內外創新高地,逐步搭建起場景驅動、無窮交互、持續迭代的創新生態系統。
目前,HOPE平臺在以色列、美國硅谷、新加坡、日本、深圳、合肥、成都、西安等地成立創新中心,從布局全球技術高地,到聚焦國內創新高地,平臺的科技生態力量不斷壯大,世界科研創新平臺的一流地位也被夯實。
開放式創新緣于一種思維方式,認識并相信企業可以通過開放實現更快的增長。創新的旅程只有在市場的商業化實現之后才算完成。
在海爾,科研精英與企業實現真正的雙向奔赴。面向智慧家庭、大健康、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研發課題,源源不斷的創新點還在繼續涌現。這種開放生態,也必將改變企業潮水的方向,塑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環境。
以萬新明為代表的數以萬計的海爾科研人,正在繼續著這份事業。萬新明說到,“海爾文化最獨特之處,就是能激發人創新力,自由之中可以自由發揮,但是又能激發你的活力,有創新的激發力,可以一直源源不斷的創造,我覺得蠻有成就感的。”
累計承接任務數已超3000個的HOPE平臺,只是海爾生態創新體系的一個縮影。目前,海爾在全球建立的10+N科技創新生態,鏈接20萬以上的全球專家和100萬+資源,24小時不間斷創新,產品研發周期顯著縮短,海爾這片創新熱土的能量正在讓世界為之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