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易生活
" 聽歌交朋友,音樂和 TA 都很懂你 "。近日,網易云音樂推出一款音樂社交 APP"MUS",而這一命名則取自 " 音樂連接你我 "(Music with us)的英文縮寫。不可否認的是,音樂作為許多朋友日常愛好中的一種,同樣也能夠成為算法匹配的數據之一,而網易云音樂本身充沛的 " 社交 " 屬性,似乎做起陌生人社交 APP 也并不違和。
事實上,早在 2013 年網易云音樂發布初,網易創始人兼 CEO 丁磊就曾表示," 網易云音樂更為重要的是社交元素的體現 "。而隨后無論是 " 云圈 " 也好、" 云村 " 也罷,網易云音樂在營造社區氛圍的方面多少免不了與社交進行綁定,甚至其之所以會有 " 網抑云 " 這個稱號,很大程度也源于評論區中,用戶關于音樂的想法、故事等 UGC 內容過于 "EMO"。顯然,圍繞歌曲以及相關評論的 " 感同身受 " 也讓諸多用戶聚集于這一平臺中,并形成了獨屬于網易云音樂的社區氛圍。
不過網易云音樂首次試圖 " 讓陌生用戶間實現匹配聊天 " 的嘗試,當屬其推出 "2018 年度聽歌報告 " 時,在結尾加入的 " 一歌一遇 " 彩蛋,用戶可搜索與聽歌喜好相似的其他人進行互動,并能夠不停進行匹配。在此次社交方面的小試牛刀后,由網易花田提供的第三方小程序 " 因樂交友 " 也正式在 2019 年上線網易云音樂。作為一款音樂類社交小程序," 因樂交友 " 可根據用戶聽歌行為、地理位置等因素,借助算法篩選出匹配度較高的用戶,而日前其所推出的 "MUS" 其實與這款小程序的思路基本一致。
但其實 " 因樂交友 " 在內測期間(當時名為 " 云村交友 ")就曾被部分用戶批評 " 吃香難看 ",因為這款小程序并非網易云音樂在 " 做慈善 ",無償為用戶匹配 " 靈魂歌友 ",反倒是最初就采取了 VIP 會員制與單項付費的模式。其中,VIP 會員定價為 28 元 / 月(新用戶首月 12 元),而針對 " 查看誰想認識我 " 功能的單項收費,甚至高達 30 元 / 月。
但更戲劇化的是,在這款小程序上線后沒多久,網易云音樂就 " 慘遭下架 "。當時據相關人士透露,是由于其 Look 直播、因樂交友等功能涉嫌違法違規內容被下架整改。這或許也足以說明,做社交相關功能雖然容易,但是其并非只是分享聽歌喜好那么簡單。
然而,首次涉足社交賽道雖然 " 大獲全敗 ",但并沒有阻止網易云音樂在這條道路上的繼續探索,并且在講好了 " 社區 " 這個故事后,如今推出獨立社交 APP 自然也就不是毫無經驗了。事實上,從近期網易云音樂首頁中出現的諸如 " 測測你的 MBTI 戀愛人格 "、" 測測性格主導色 " 等活動就不難發現,其顯然深諳年輕用戶的社交之道。
而解析用戶 " 性格 " 同樣也被運用到了 "MUS" 這款 APP 中,據悉,網易云音樂方面會通過收藏歌曲、循環歌曲、聽歌時段等更為細致的數據,來展現用戶的 " 潛在特質 "。總體來看,MUS 其實與市面上大多數興趣類社交平臺較為類似,同樣都基于 " 興趣匹配 "、再輔以各種玩法機制,比如左滑右滑、廣場、語音匹配等。
當然,按照網易云音樂以往在業務端的新嘗試會迎來諸多用戶吐槽的 " 定律 ",針對 MUS 這款 APP 就有網友表示," 網抑云評論區不都是社恐嗎?音樂不需要社交 ",此外有用戶指出," 聽歌軟件還是應該專注音質和交互體驗 ",不過也有諸如 " 只要不集成進網易云音樂里就好 " 這樣的觀點。不過此次網易云音樂推出獨立社交 APP 這件事,似乎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近期網易云音樂的確正在逐步 " 做減法 "。此前類似 " 歌手個人話題 " 的 " 云圈 " 功能已被隱藏在動態中,而 2019 年推出的 " 云村 " 板塊也整合了 Mlog(音樂視頻)和歌房(K 歌),基本不會太打擾到沒有社交需求的用戶。并且在用戶經過相關設置后,網易云音樂也更像一款純粹地只有播放功能的在線音樂 APP 了。而這顯然也迎合了只專注音樂本身,青睞簡潔界面、只求好用的那一部分用戶。
但在另一方面,對于有社交需求的用戶而言,由于 MUS 與網易云音樂之間的數據打通,隨著后續功能的完善或許也會吸引更多用戶的加入。并且更為重要的是,在網易云音樂在線社交娛樂服務收入已較上年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從直播拓展到陌生人社交領域,或許也是該公司在推動營收增長的一種嘗試。
畢竟對于重度音樂愛好者而言,功能的堆砌、交互的繁雜都會讓原本簡潔明了的 UI 設計變得臃腫,而過于 " 喧囂 " 的直播和 K 歌也會讓這個平臺變得不那么 " 純粹 "。所以對于平臺而言,與其兩頭都不討好,另辟蹊徑或許會是個更好的選擇。
但如今 MUS 所呈現的社交模式,仍屬于 " 陌生人社交 "。在這條賽道上已有太多圍繞興趣來做文章的產品,比如主打靈魂社交的 Soul、定位垂直青年文化社交平臺的顏值社交 " 積目 ",以及諸如校園專屬社交的 "Summer" 和 " 青藤之戀 " 等,并且也有不少平臺像 MUS 一樣,試圖抓住某一個細分興趣來推進社交,諸如聲音交友、視頻交友、半熟社交等等。
因此每一款這類 APP 雖然各有不同,但又似乎大同小異,畢竟除開微信、QQ 等主流熟人 / 半熟人社交產品外,陌生人社交盡管都講究 " 快速匹配 ",但精準度恐怕還要打上一個問號。而算法推薦雖然是建立在巨大的數據量基礎上,但基于推薦所認識的人往往初始信任值也相對較低,并且弱關系的轉變也完全取決于用戶。
更為重要的是,還沒找到聊得來的對象時,用戶會在各類社交 APP 中不斷切換,而聊得來的人最后往往也難逃 " 加個微信 /QQ?",這就意味著陌生人社交最終還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盡管如今陌生人社交產品并不好做,但似乎卻并未妨礙一個又一個這類平臺的出現,也沒有影響到各大互聯網廠商不時推出此類產品。
畢竟在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 上半年中國移動社交用戶畫像、需求及使用行為分析》中顯示," 當前移動社交行業明顯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著力于抓住新一代,尤其是 00 后的移動社交平臺用戶粘性較小、付費意愿較高等特點的平臺將占據競爭優勢 "。并且有 40.9% 與 39.4% 的受訪者表示,使用社交軟件就是為了 " 打發時間 " 和 " 認識志趣相投的朋友 "。
而對于這些陌生人社交平臺來說,所需要解決的難題往往都是幫助用戶在現實世界中建立更多的聯系,例如 MUS 或許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加上 " 同城一起聽 live" 功能,又或者是舉行 " 同城歌友會 " 等活動。當然,可能只有在 " 騰訊系社交產品 " 不再成為社交關系沉淀的唯一選擇時,諸多難題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而到了那個時候,其他這些社交平臺也不會成為只有在用戶 " 孤獨 " 時才會想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