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疫情沖擊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助力經濟恢復、促產業鏈穩定,7月6日上午,2022第三屆中國(上海)工業品在線交易節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工業品作為工業生產過程中最基礎的物料之一,在工業經濟復蘇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本次交易節旨在緊貼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企業生產的實際需求,鞏固、暢通工業品產業鏈供應鏈,更好支撐和服務各產業領域加快恢復、穩定發展。
京東工業品作為京東面向工業產業提供工業品供應鏈技術與服務的業務單元,深度參與此次交易節活動,服務上海工業企業提升工業品供應鏈韌性。憑借服務工業產業打通供應鏈堵點卡點方面的突出表現,京東工業品入選大會產業電商創新榜單。
疫情加速工業供應鏈改造進程 京東工業品以四個數字化服務工業企業加速轉型
過去幾個月,受疫情影響,工業產業遇到了艱難時刻。尤其是在供應鏈領域,以工業品為代表的一些生產物料,出現庫存不足、上游產能受限、物流循環不暢等問題。這一系列挑戰倒逼工業企業重新思考“供應鏈價值”,同時,也加速推動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升級和改造。“控制風險的優先級提升,兼顧控制成本”、“加速把供應鏈變成供應網”、“推動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靈活應對供需變化”成為眾多工業企業的共識。
上海市產業經濟正全面復蘇,面對新環境,保障工業品供應鏈的暢通也不容忽視。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阮力表示,“要用好數字化賦能手段,線上線下同步保障供應鏈暢通穩定。集聚一些復工硬核的新技術、服務制造的新模式,鼓勵傳統企業應用數字化工具,推動制造業企業與平臺服務商、軟件信息服務商合作共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開幕式活動現場,京東工業品華東區總經理沈學軍分享了京東工業品在服務大量工業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他表示,現階段想要搭建起戰略性供應網絡,形成更具韌性的供應鏈體系,僅僅依靠單點環節的數字化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將全鏈路各環節全部數字化,把全國各地的品牌廠商、三方供應商以及屬地服務商的現貨及期貨庫存以及服務資源全部打通,形成一張“大網”進行統一調度,才能夠實現資源配置的整體優化和供應鏈效率提升。
一直以來,京東工業品圍繞商品數字化、采購數字化、履約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進行了廣泛布局。在商品數字化方面,京東工業品持續打造墨卡托標準商品庫,通過統一產業鏈的“話語體系”解決目前產品參數混亂、行業屬性不全等問題;在采購數字化方面,則推出了多元產品矩陣,為全量企業提供專屬采購解決方案;在履約數字化方面,推出了前置倉、移動倉等多種基礎設施,確保“最后一公里”交付質量;運營數字化方面,通過智能結算、智能客服、金融服務等配套服務保障供應鏈落地,打造數字化服務閉環。
在疫情反復的過程中,京東工業品通過“四個數字化”,幫助企業構建覆蓋全國的商品尋源、履約交付能力,服務企業更好地盤活產業鏈資源,快速找到供應鏈“替代“方案,實現產業鏈各環節間的互聯互通、高效協同。
服務上海工業經濟復蘇 京東工業品入選產業電商創新榜單
開幕式上,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發布了產業電商創新榜單及防疫抗疫戰例集,京東工業品憑借在上海疫情防控期間的突出表現成功入選。
數據顯示,僅在4月1日-31日,京東工業品就累計為上海地區的能源、汽車制造、電子制造、工程建筑等超50個行業600余家政企客戶尋源履約交付超650萬件物資,為安全防疫和復工復產工作的有序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持。從上海最大方艙醫院——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方艙醫院火速交付,到汽車供應鏈龍頭企業安波福的順利復產,都能看到京東工業品的身影。
4月初,京東工業品接到中鐵建工集團上海分公司的緊急采購需求,需要在72小時內提供數萬套床位及配套生活用品、臺燈、垃圾桶、保溫壺等基礎物資,確保占地約60萬平方米、擁有約5萬張床位的上海最大方艙醫院——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方艙醫院能按時改造完成。京東工業品和京東企業業務團隊迅速啟動全國尋源,聯動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等地數十家供應商進行相關物資的調配。通過智能供應鏈決策體系,綜合計算運輸時間、裝卸時間等情況,共調度69輛大型卡車,將物資從全國各地疾馳送至上海。最終,共計超90000件的基礎物資如期向中鐵建工集團上海分公司完成交付。
安波福電氣系統有限公司則是汽車產業鏈上重要的龍頭企業之一,在上海市嘉定區擁有多個生產基地,是特斯拉、一汽-大眾、上汽集團、福特、豐田等整車制造商重要的線束供應商。作為上海市首批復產“白名單”企業之一,安波福也啟動封閉生產。期間,數萬名員工的日常生活都在單位,需要大量的床位、睡袋、食品、洗衣液等生活物資。在接到安波福集團的采購需求后,京東工業品也第一時間調度商品和供應鏈資源,將物資及時送達安波福的生產基地。
沈學軍表示,不僅僅是疫情防控期間,6月1日上海全面重啟以來,京東工業品也深度參與到工業經濟的復蘇進程中。京東618首周,上海地區的工業品訂單量、采購額均同比增長近50%。后續京東工業品將繼續發揮京東“有責任的供應鏈”優勢,從優化供應鏈綜合成本、提升整體效率出發,提供全鏈路的數智化技術服務,幫助上海企業更好地盤活產業資源、提高供應鏈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