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回歸理性消費,購買臨期產品成為薅羊毛的不二選擇,而好特賣作為備受歡迎的臨期折扣連鎖店鋪,開進了城市核心的寫字樓,收獲了資本的密切關注。2021年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焖僭鲩L至318億元,而成立于2014年的好特賣自2019年至今已經獲得4輪融資,其中不乏金沙江創投、云九資本、五源資本、嘉遠資本等頭部機構。
臨期產品,顧名思義是在保質期限內,但已經進入臨界期的食品,通常距保質期有15天到半年不等。這些商品因為臨近保質期,折扣力度大,便將那些希望用更低的價格去實現消費期望,既希望“對自己好一點”,又不愿主動進入消費主義“陷阱”的年輕人吸引進了類似好特賣、嗨特購的臨期食品折扣店。
從供應端來看,臨期食品的貨源主要分3種,一是大型商超下架的產品;二是電商平臺的退換貨;三是經銷商手里真正進入臨期的產品。后疫情時代,品牌商和經銷商庫存積壓,尋求臨期途徑清倉,因而臨期食品行業于2020年末進入行業爆發期。好特賣項目經理曾提到,臨期食品毛利大概在30%左右,這一毛利在各零售品類中已經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臨期食品具有一定利潤,原因在于其采購價格極低,臨期食品大多以1折收購產品,即使以2-5折不等的價格折售給消費者,依然能夠維持一定利潤。
但因為臨期食品的貨源并不穩定,主要根據正期食品的銷售情況而定。產品在正期時賣得好,那么臨期的貨就會相應減少。即使是初具規模的好特賣,每家店的鋪貨都不太一樣,其店員也指出,雖然店里周轉很快,但無法保證同款商品的出現。小型臨期折扣店更不具備向上流動的話語權,這也是難以對產品統一定價的原因。據行業研報,沒有足夠的規模效應,臨期食品市場容易受庫存沉淀數量牽制,一旦供應收縮,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當然,在當下的宏觀環境中,年輕消費群體愈加倡導理性消費,同時物聯網技術實現臨期食品自動揀選、自動發貨,為臨期食品安全性和出貨效率提供保障,臨期店大概率能保持較好的發展。而如好特賣一類的行業頭部企業想要脫穎而出,仍需要在做好產品結構多元化的同時,實現精細化運營,以提升自身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