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光集團宣布完成100%股權交割,智路建廣聯合體正式接手,向全體債權人足額支付了全部現金清償款項,并按時向法院提出了終結重整程序的申請報告。北京一中院裁定確認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重整計劃執行完畢,終結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重整程序。
至此,各界關注的紫光集團司法重整案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紫光集團歷經重整揚帆啟航,步入發展新紀元。
后續,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設立的控股平臺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智廣芯控股”)將為紫光集團提供創新發展所需長期戰略資源,與紫光集團旗下芯云產業資源形成良好的技術、產品和客戶交叉互補,為紫光集團新的發展注入強有力的支撐。
作為紫光集團旗下核心企業,紫光云與智能事業群核心成員,紫光集團AI視覺業務唯一載體,紫光華智有望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契機。
眾所周知,視覺是萬物感知的主要信息來源,對于人類世界而言,人們獲取信息中有83%來自視覺。眼睛是最重要的感官系統,AI視覺也正是紫光華智在整個紫光集團芯云產業鏈中獨特的業務定位所在。
攜“云智原生”的技術基因,紫光華智致力于以“AI+AR”雙技術引擎構建AI視覺中樞,將視頻數據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百行百業智慧之眼,以高效、無休的智慧之眼逐步代替人眼,從沉睡的海量視頻流數據中識別、挖掘出高價值信息,讓背后的數字大腦更智慧,以AI視覺賦能平臺加速數字政府在市域、縣域、街鎮、社區、鄉村的智慧治理進程;以AI視覺中樞推動企業、教育、醫療、交通、金融、電力能源等行業智慧化轉型,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實現“上云用數賦智”。
得益于紫光集團在AI、芯片、存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綜合領先優勢,自2018年成立以來,高速發展的紫光華智取得了全方位的耀眼成績。
市場拓展方面,紫光華智AI視覺產品方案已廣泛落地30個省市區,超150個城市,覆蓋公共安全、城市治理、交通管理、制造、醫院、工地、電力能源、園區、學校、機場、高速、金融、社區、水利、城軌、鄉村16大領域。2022年2月,紫光華智護航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4月成功交付規模超10億的國家級重點工程。
技術創新方面,紫光華智在重慶、杭州建立了2大研發中心,研發技術人員占比近60%,碩博以上學歷占比近30%,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額40%以上,公司專利申請超600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84.3%,平均每2個工作日申請1件發明專利。
路初行,已致遠。不僅生動詮釋了紫光華智過去四年所取得的累累碩果,更蘊藏其未來發展充滿無限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然看得更遠,走得更穩。
展望未來,正如紫光集團董事長李濱在《致紫光集團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所提,紫光系各產業公司將形成合力,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讓新紫光煥發出更大的活力,釋放出更多潛力。
而作為紫光集團智能科技產業鏈中的“智慧之眼”,紫光華智無疑肩負著紫光集團數字化技術方案深化落地的重任。在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行業智慧化轉型等賦予的時代機遇下,在紫光集團芯云產業鏈緊密協同下,必將迎來高速發展的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