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到現在,數據產業的發展始終與我國數字化進程一脈相連。
在進入十四五之后,我國數字化發展和數字中國的建設開始進入了新的階段。數字化不僅僅只是互聯網產業的專屬,而是進而成為了橫跨于制造、金融、交通、醫療、政府、文旅等全行業的龐然大物。數字經濟業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關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占GDP比重達到39.8%。
數據庫作為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發展基石,其國產化進程也因而至關重要。受限于國產數據庫的發展時間和規模,用戶往往會在數據庫性能、產品和生態三個方面有所困惑。國產數據庫能扛住我家業務嗎?國產數據庫用起來不順手怎么辦?以前產品用的好好的為什么要換?
時過境遷,技術與產業環境都在不斷發展。如今,國產數據庫的時代已經到來。
7月15日,“穩超勝算·歷9彌新”2022金倉創新產品發布會的舉辦,讓更多人看到了國產數據庫的新發展,也看到了國產數據庫突破以往各類問題的新可能。
性能突破:從一枝獨秀到百家爭鳴
從喊出去IOE口號的那一刻起,去O的進程便已經開始。然而時至今日,依然有大量的企業受限于性能問題,不敢放手去創新,去采用國產化解決方案。
事實上,這一點并不難以理解。一方面,國產庫的功能較大型商業數據庫存在一定差距,起步晚,成熟度低等問題不可否認的存在。另一方面,從來沒有任何數據庫產品是可以完美替代的,數據庫的遷移必然需要進行適配性改造,此時如果所選的對應數據庫功能缺失,則可能帶來大量的技術挑戰;而且,開發資源的大量投入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也會讓諸多企業面對國產化方案望而卻步。
原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原中國計算機協會(CCF)副理事長王珊教授對此這樣進行解釋。我國擁有豐富而獨特的數據庫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但是數據庫產品供應商的整體規模還不大,500人以上規模的公司不到10%,整體研發規模和水平亟待提升。而且數據庫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先投入后產出的行業,沒有長期研發投入的積累,沒有大量應用的反復實踐和總結,就很難在產品研發和應用領域取得成功。
作為我國最早從事數據庫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學科帶頭人,王珊教授表示:“數據庫產品的研發沒有捷徑可走,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公司沉下心來掌握數據庫核心技術,努力創新,通過扎實的研發和應用實踐打磨出更多優質的產品。”幸運的是,歷經多年發展,我國數據庫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技術和性能上的大山正在被這一群數據庫產業的“愚公”不斷的挖掘,移除。
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也表示:“國產數據庫市場總量不斷擴大,產品類型日益豐富。數據庫產品百花齊放,這也是我國數據庫產業逐漸成熟的標志之一。”而與數據庫產業成熟相對應的企業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持續地探索與打磨,使得國產數據庫產品性能實現了質的飛躍。
此次發布會中,人大金倉推出的KingbaseES V9(產品簡稱為KES)便讓更多的企業和應用場景受益。KES V9主要有三大優勢,首先,便是對國產服務器環境下的共享存儲集群架構(RAC)進行了升級調整,從而使數據庫的擴展能力和存儲性能得到了極大增強,高可用更合理;其次,是針對數據庫的自治能力進行了升級,KWR和KSH方面的自感知能力獲得提升;在運維方面賦予通過KDDM和優化器提升了自診斷、自調優能力。第三,KES V9擁有強大的KGIS空間數據引擎,全方位適配國內外主流GIS軟件,支撐各級地理信息平臺,助力行業應用發展。
產品突破:順應時代的創新與更迭
從單機數據庫、集中式數據庫到分布式數據庫,從OLTP、OLAP到HTAP。數據庫產品從來都不是一潭死水。相反,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庫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對應數據庫產品的使用和發展也都進入了全新階段。
而相比數據庫產品的快速更迭,數據存儲技術的發展卻相對而言平穩很多。在近二十年中,存儲技術并沒有出現太大的技術更新,我們能看到的是計算芯片一代代升級,存儲服務器路數不斷增加,但是單芯片的存儲能力和存儲材料等卻沒有像軟件一樣的日新月異。
但是,存儲技術并非沒有發展,而是找到了新的路徑與方向。在全球數據量動輒ZB級別的情況下,云存儲不斷升溫,數據上云后也讓數據庫處理速度上升了一個臺階;另一方面,硬件與軟件的契合度變得越來越高,軟硬件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業已從臺前走向了幕后,從商業產品走向了基礎軟件。
倪光南院士在演講中提及:“軟硬一體是數據庫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隨著金融、電信等行業信創工作的陸續展開,對數據庫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單一的數據庫軟件系統已經難以滿足部分復雜場景的數據庫應用需求。在這個大背景下,將軟硬件相結合,提升數據庫的整體應用效能,不僅能夠滿足復雜場景下企業應用側的需求,還能帶動我國更多行業應用的快速發展。”
人大金倉在此次發布會中推出的KingbaseXDATA一體機便成功將軟硬一體的技術理念踐行落地。該一體機可實現一站式部署,能夠為用戶提供數據庫運行的全鏈硬件,包括數據庫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等,并且硬件設備均已預先配置、調優、測試,真正實現開箱即用,快速交付。同時,軟硬件一體化帶來的還有性能的原生加強,其能夠提供強勁的事務處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數據加載速度和最佳性價比,利用其計算、存儲、網絡融合等硬件架構優勢,分布式存儲高吞吐、高IOPS的特點,整合了智能網卡、SSD等硬件的優異性能,有效解決了計算、存儲之間的性能瓶頸問題,整體應用性能相比業界同類平臺大幅提升。
在運維方面,一體機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庫自動化管理工具,包括數據庫導出/導入工具、數據高速加載工具、一鍵遷移工具等,這些都可以幫助用戶快速高效完成數據庫運維管理工作;KMonitor數據庫一體機監控,也可以在具有極佳用戶體驗的前提下,高效地實現一體化監控管理;同時設備采用了全冗余硬件架構,利用成熟可靠的多副本技術將數據復制至多個存儲節點,在提高并發響應能力的同時,消除單點故障,實現數據級別的冗余,保證高可靠。
生態突破:數字經濟新動能
數字經濟已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其中數據庫等基礎軟件功不可沒。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的關鍵時期。倪光南院士在演講中提到,在我國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數據庫將發揮重大的作用。歷史上,我國存在著大量基于國外數據庫開發的軟件應用系統,分布于各行各業。存量數據庫以集中式部署的關系型數據庫為主,這些數據庫不僅發揮了數據存儲與管理的作用,還承載著業務應用系統平臺的作用。在進行存量數據庫國產化遷移的過程中,國產數據庫將發揮重要作用,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地遷移替代。
在不同的行業中,數據庫的發展與落地情景各不相同,其側重點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舉例而言,金融行業重視安全和穩定,但其也是最先開啟國產化替代的行業之一;醫療行業重視性能,海量的醫療數據在處理時其容錯率需要降到最低……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訴求,不同的數據體系之間又在大數據時代相互拉通、發展、精進,進而使得幾乎每個行業都在衍生出對應的數據庫應用場景和標準。
如何讓數據庫與行業相融合,這就是一個標準的生態問題。而在過去,去O的進程中最難啃下的骨頭,便是生態的問題。無數的企業都曾對數據庫廠商反饋說,我現在的數據庫用的挺好,為什么要遷移?遷移后我的數據會不會產生問題?遷移后原有的行業與業務功能無法實現,又該如何處理?
針對這些切實與用戶相關的問題,人大金倉選擇了與行業軟件開發商進行合作,基于數據庫產品聯合發布解決方案,包括:航天宏圖、思特奇、交控科技、東華軟件、中電金信等行業頭部企業,涵蓋了GIS、電信、金融、交通、醫療等行業。
這樣做的優勢在于通過應用軟件與數據庫的深度調優,讓軟件能夠充分扎根于行業,讓產品能夠真正立足于業務。對于用戶而言,更加定制化、高效的方式,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的業務與行業環境;高效的國產化解決方案,能夠獲取的是ROI和效能的整體提升。
當然,生態的構建不僅僅是與企業和行業的聯動,還有人才的培養。王珊教授也指出,人才是數據庫行業發展的基石,高校可以為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雖然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已經開始了數據庫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但比起國外企業,我國數據庫專業人才總量還相對匱乏,這就迫切地需要我們的數據庫企業和高校加強合作,形成產、學、研良性互動的生態體系。一方面,通過更加緊密地合作研究,把最新的研發成果和產業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通過更多的數據庫實踐課程培養和吸引高校畢業生投身到數據庫行業中來。
而人大金倉為吸引優秀人才,在全國成立了5個研發中心,研發和技術服務人員規模已經超過500人,同時和多家高校開展了課題研發、課程置換、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合作。當產學研配合在一起,生態的構建就會像是灑下了種子,通過一次次的培育,終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在經歷了漫長的蟄伏之后,國產數據庫終于迎來了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從技術的自主創新到產品的全面突破,從行業的持續深入到人才的系統化培養,國產數據庫的發展,正是由人大金倉等企業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有今日的成熟與壯大。“穩超勝算,歷9彌新”,這是人大金倉給出的一個答案,相信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