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的物質基礎。在百年變局和疫情交織的復雜形勢下,多方面政策都在向實體經濟傾斜。中央多措并舉,明確要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深交所出臺16條惠企政策支持實體經濟;人民日報更是直接發表了題為《更加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文章……足見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和態度。
如何在穩定實體經濟預期和信心、增強經濟內生動力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對實體企業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扎根實體零售35年的國美,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可供行業參考的樣本。
加碼線下 打造零售新業態
作為一個具有強大線下零售基因的企業,多年來,國美始終非常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在2017年確立“家·生活”戰略后,圍繞家生活場景,不斷加碼線下業務。
去年,國美以 178.65億元租賃了國美商都、鵬潤大廈及湘江玖號三處物業的使用權,租期長達20年,并籌劃將國美商都和湘江玖號構建為北京與長沙具有標桿性的“城市展廳”,打造成“家·生活”戰略落地的重要一環。
據了解,目前國美正在推進線下門店的升級,在全國范圍內加速構建地標式全場景線下空間“城市展廳”、提供成套智能家電和智慧家居展銷的“國美家”門店以及滿足高頻次生活必需品與服務需求的“社區驛站”,截至目前,新模式店已簽約35家、擬簽約70家,管理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加碼線下的同時,國美還依托視頻導購、“一店一頁”等數字化技術進一步提升線下4000多家門店的服務品質,實現和線上平臺的融合,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場景消費模式,滿足用戶對購物體驗更高層次的追求,進而提振消費需求,助力實體經濟復蘇。
布局全場景 全零售生態優勢凸顯
伴隨“家·生活”戰略進入第二階段,國美構建起了線上、線下、物流、供應鏈、大數據&云和共享共建六位一體的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依托全零售生態,國美以數字化技術為工具,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發展,致力于為用戶打造全場景沉浸式的購物體驗。
事實上,很多零售企業根植于流量、發展局限于線上,并不具備線下能力。像國美這樣能打通雙平臺的企業屈指可數,尤其在政策鼓勵實體經濟發展的當下,國美線上線下深度協同的全零售生態和全場景模式可謂獨樹一幟。
國美線上平臺定位為“線上購物廣場+本地生活服務+內容社交”,以真快樂APP為第一主戰場,在供應鏈平臺的賦能下,通過真選商品和嚴選商家模式積極拓品,實現全品類、全量SKU展示和銷售。線下則從傳統電器賣場轉型成新型展示體驗門店,定位為展示體驗、家延伸、家娛樂等“家生活”服務的綜合性平臺。
作為同時擁有供應鏈平臺和物流平臺的零售企業,國美通過一體化運作,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套高度開放的供應鏈物流網絡,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極大提高了雙平臺的運行效率和用戶體驗。
共享共建平臺則負責整合各業務功能和優勢,通過疊加大數據&云平臺的優勢,實現加入平臺各方的會員互通、數據共享、積分互換,入駐商家縮減的成本能夠反向回饋給消費者,實現良性循環。
完善自身系統升級的同時,國美還積極拓展外部合作機會。上半年,接連與騰訊、華為在智慧零售領域達成戰略合作,與騰訊合作共同打造數實融合的全零售樣板,與華為合作則側重于門店數智化轉型升級,不言而喻,剛好覆蓋了線上線下場景的升級創新,國美升級打造全場景的決心可見一斑。
在“家·生活”戰略的指導下,六大平臺的協同賦能為國美一直倡導的“到店、到網、到家”全場景消費模式提供了保障,也為構建良性的全零售生態閉環提供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