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開發者加入到云原生開發浪潮中:據《云原生開發現狀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云原生開發人員達 680 萬,與 2020 年 5 月報告的云原生開發者數量 470 萬相比,全球云原生開發人員數量正在加速增長。在此背景下,阿里云將基于天池平臺連續舉辦5年的中間件性能挑戰賽升級為云原生編程挑戰賽,為全球開發者提供一個解決世界級問題的舞臺。
云原生編程挑戰賽是由阿里云、Intel 主辦,云原生應用平臺、天池聯合承辦的云原生頂級品牌賽事。自 2015 年開始,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并從 2020 年開始升級為首屆云原生編程挑戰賽,共吸引了超過 36000 支隊伍,覆蓋 10 余個國家和地區。
日前,第三屆云原生編程挑戰賽已經正式啟動!本屆大賽將深度探索服務網格、邊緣容器、Serverless 三大熱門技術領域,針對行業熱門技術方向,掌握核心處理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運用最前沿的產品技術工具,全面提升個人能力。云原生編程挑戰賽基于此面向廣大開發者發起大賽征集,期待云原生開發者們的加入和踴躍報名!
賽道一:針對 Sidecar 模式下的服務網格數據面應用服務訪問 QPS 和延時的優化
在服務網格技術出現之前,可以使用 Spring Cloud、Netflix OSS 等,通過在應用程序中集成 SDK,編程的方式來管理應用程序中的流量。但是這通常會有編程語言限制,而且在 SDK 升級的時候,需要修改代碼并重新上線應用,會增大人力負擔。服務網格技術使得流量管理變得對應用程序透明,使這部分功能從應用程序中轉移到了平臺層,成為了云原生基礎設施。以 Istio 為首的服務網格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矚目。本賽題基于阿里云服務網格ASM平臺,平臺的集群節點為基于Intel Ice Lake的ECS節點,支持Multi-buffer多緩沖區處理和AVX512指令集,希望從Sidecar代理資源分配、Sidecar配置調優、硬件優化幾個角度出發,通過構建一種服務網格性能與資源占用動態優化系統,實現在盡量減少Sidecar代理資源消耗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集群中服務的請求時延。
賽道二:針對云原生邊緣計算場景的 ACK@Edge 高效的邊緣自治方案
在云邊協同的邊緣場景架構體系下,隨著邊緣設備和邊緣業務的規模增長,以及業務創新帶來的頻繁變更,給云邊協同帶來了巨大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挑戰。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在云邊協同的邊緣場景架構體系下,有著大量的輕量級的設備,這些設備的配置相對比較低,降低邊緣側組件的資源占用率,為設備上的業務騰出更多的資源,已經成為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ACK@Edge依托CNCF OpenYurt強大的社區生態,并結合Intel 12代酷睿Alder lake i5-12400 處理器(該處理器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它內部整合了P-Core和E-Core兩種不同的內核,P-Core可提供強勁的單線程性能,而E-Core則可在同樣芯片面積下用更低的功耗提供更強的多線程性能,它首次把混合x86架構大規模應用到消費級市場上)。本賽題希望實現一個邊緣側的 edge-proxy 組件,負責轉發邊緣側組件例如 kubelet/kube-proxy 的請求,同時能夠將云上 apiserver 返回的數據緩存到本地,實現節點自治,并盡可能的降低 cpu,內存的資源占用率,實現一個高效的邊緣自治方案。
賽道三:實現一個 Serverless 架構的 Web IDE 服務
在云的時代,IDE 越來越向著輕量化、分布式的方向演進。在小程序、Low code/No code、在線編程教育、前端一體化開發、大數據處理等領域,Web IDE 都體現了越來越重要的價值。Web IDE 的使用通常是多租戶、碎片化的。基于傳統架構,要實現一個多租安全、可擴展、高性能、低成本的 IDE 服務很復雜。而借助 Serverless 架構,將大幅降低難度。本賽題將提供一個 Web IDE 服務的參考實現,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發揮創意,創造一個獨特的 Web IDE 服務!
獎項設置
本次大賽已開啟報名,大賽面向全球開放,不限年齡國籍,高等院校在校學生以及科研機構和企業從業人員均可參賽。大賽總獎金池51萬元,各賽道初賽TOP6戰隊入圍決賽答辯。最終排行將根據初賽及決賽答辯成績綜合得出。
導師陣容強大、全程在線答疑
此次大賽設立了明星導師為大賽保駕護航,評委團有阿里巴巴研究員、阿里云智能云原生應用平臺負責人丁宇,阿里巴巴研究員、阿里云操作系統負責人馬濤,阿里巴巴研究員張瓅玶,螞蟻可信原生技術部負責人何征宇,英特爾中國資深系統架構師陳紹強,英特爾軟件與先進技術事業部、云計算軟件開發經理趙復生,等等。
目前,第三屆云原生編程挑戰賽正火熱報名中,歡迎大家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