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30日,ISC 2022第十屆互聯網安全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今年應主辦方的再次邀請,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安全產品領域總裁馬燁來到主會場,發表了“構建安全可信網絡基礎設施,保衛企業數字化生產力成果”主題演講,闡述了這一年來,華為在網絡安全方面一些新的理解與實踐。
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安全產品領域總裁馬燁發表主題演講
數字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網絡安全是數字世界的基石
2021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明確要加速我國“十四五規劃”期間的數字化轉型。數字政府、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各行各業加快了數字化建設,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網絡空間安全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堅實底座。如何在日益嚴峻復雜的網絡安全環境下守住安全底線,為數字化轉型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是整個產業界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嚴峻問題。
做好網絡安全防護仍然面臨重重挑戰,任重道遠
華為提到要做好網絡安全建設,當前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安全產品本身不夠安全可信。安全產品開發流程不規范,測試環節不充分,引入開源軟件管理不完善等,使得自身的健壯性無法保證。
新型威脅難檢測。攻防是持續對抗的過程,永遠都有新型的威脅,如何準確的處置未知威脅,是安全廠商永恒不變的努力方向。
安全產品相互孤立。各類傳統設備之間沒有形成合力,增加了威脅的攔截難度,處置效率很低。
網絡安全運維難。很多部署的安全系統因為客戶缺乏運維能力,都成為了僵尸系統,難以發揮出真實的防護效果。
基于“正向建、反向查”構建安全可信一張網
華為提出“正向建、反向查”構建安全可信一張網的防護理念已經廣泛得到政府監管機構、安全產業、企業客戶認可。
首先是“正向建”。第一是基礎設施可信(內生安全)。華為通過供應鏈、硬件、軟件,構筑安全可信的ICT基礎設施;第二是網絡可信。通過IPv6+、路由協議安全技術,實現網絡連接的確定性,確保“網絡可信”;第三是身份可信。基于數字身份和動態的信任評估框架,構建持續的信任評估機制,確保入網設備、人員“身份可信”。
其次是“反向查”。第一是全域監測。從入侵發生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精準防御,查漏洞,查病毒,查缺陷、查攻擊;第二是智能防御。基于AI的威脅關聯檢測,云地聯邦學習,實現對新發威脅和未知威脅的全面防御;最后是一體安全。基礎設施疊加一體安全,云網邊端協同防護,提升網絡韌性。
HiSec3.0 智能防御,構筑云網邊端一體安全防護體系
在本次大會上,華為詳細介紹了全新的HiSec3.0安全解決方案,該方案具有“全流程安全可信、全智能威脅分析、全云網邊端協同、全新安全云服務”的特征。
特征一:全流程安全可信。華為一直在研發全流程構筑安全可信能力,當前研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關鍵核心器件實現自主研發,保障了供應鏈安全。同時華為將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的最高綱領,將安全可信融入到IPD研發流程中,確保端到端安全和可信。
特征二:全智能威脅防御。首先,華為通過在硬件設備中內置3大安全處理引擎,檢測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另外,通過全球的部署和防護實踐,華為具備業界完善的威脅樣本分析能力。最后,華為利用全球的安全實驗室和專屬的AI算法團隊,不斷研究各種攻擊模式,實現威脅檢出率高達96%。
特征三:全云網邊端協同。現在的威脅也越來越智能,擴散非常快,在園區、數據中心、廣域等場景,一旦安全威脅進入內網,將會快速擴散,給用戶單位造成重大損失。華為具備華為云、網絡、安全和終端一體化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力,具備了全場景、全日制分析管控的能力,可以做到統一的監測、統一的分析和統一的運營,極大減小了威脅擴散的范圍。
特征四:全新安全云服務。一些企業沒有專業的安全運維人員,華為推出了乾坤安全云服務解決方案。華為乾坤安全云服務包括本地化硬件產品天關,以及云端的10+種網絡安全云服務,天關硬件部署在企業分支出口,提供安全檢測和防護功能。與傳統網絡安全方案相比,華為乾坤云服務只需要在分支部署一臺硬件,通過云服務即訂即用,開通快、升級快、威脅處置快,解決了大部分企業對于安全服務化的訴求。
安全根技術持續投入,保衛全球政企數字化生產力成果
華為網絡安全產品線成立于2000年,當前建立了北京、溫和華、新加坡、慕尼黑、特拉維夫等有6大安全技術實驗室,有2500人的研發隊伍,正是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持續投入,華為推出了業界首款百G防火墻,T級防火墻和AI防火墻,有3000多個安全研發專利。持續的技術突破,使得華為安全系列產品構筑了領先的競爭力,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未來,華為將繼續在安全根技術持續投入和發力,并聯合華為安全產業聯盟伙伴,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最好的安全保障,保衛政企數字化生產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