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開始嶄露頭角,數字化轉型成為千行百業高質量增長的重要手段,企業爭相布局數字化轉型以期實現降本增效,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但同時也能看到,部分企業在轉型過程中仍面臨“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挑戰,嚴重制約了轉型升級步伐。據統計,2021年我國數字化轉型效果顯著的企業占比僅為16%。
在第三期的《云上早餐會》中,華為云CTO張宇昕、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保利威創始人兼CEO謝曉昉相聚廣州,圍繞構建數字化能力的痛點和難點、云原生對企業轉型的關鍵作用等話題展開暢談,拆解借助云原生2.0實現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為眾多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益經驗。
構建數字化能力的“九九八十一難”
“企業會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面對很多困難,難度就像唐僧師徒4人西天取經一樣高。”栗蔚認為,數字化轉型是對企業生產、運營、管理、營銷和服務等環節的全面重構,過程中企業普遍會遇到架構、生產方式、組織、人才四個方面的痛點。
? 架構:傳統系統架構中,業務流程被固化,無法根據業務需求動態調整,需要向更靈活、敏捷的方向進化。
? 生產方式:未來軟件開發需要進行快速的測試、部署,傳統的瀑布式生產方式亟需迭代為高效敏捷的開發方式。
? 組織:數字化時代對于公司的要求是扁平化管理,迅速決策,企業需要搭建敏捷的組織架構適應環境變化。
? 人才:數字化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競爭,能否培養高水平的數字化人才隊伍決定著轉型成功與否。
謝曉昉直言,保利威雖然是一家軟件企業,但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軟件層僅僅是基礎,我們還需要進行生產架構、組織、思想意識等多方面的調整,每一個階段都非常艱難。對比來看,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度可想而知。”
張宇昕補充道,僅從技術變革的角度看,企業掌握新技術并將其融入到生產體系中起碼需要三年時間,想要實現組織、生產方式等的全面變革難度更是無比巨大。張宇昕同時強調:“數字化轉型是一件難而有意義的事,企業應該勇于脫離舒適圈,通過轉型獲得一種適應新環境的核心能力,從而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
云原生2.0筑牢企業轉型基石
云原生概念于2013年被首次提出,并逐漸在AI、大數據、邊緣計算、5G 等新興領域嶄露頭角,成為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云原生之所以能成為企業轉型的新型基礎設施,是因為兩者從理念到架構,再到目標都是高度契合的。
栗蔚表示:“在不同環境下都能成功轉換賽道的企業,在架構、文化、技術架構方面都具有‘分布式、高敏捷、可再生’三個特征,這與云原生‘分布式、松耦合、高韌性’的建設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張宇昕則從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的視角,剖析了企業轉型都離不開云原生的核心原因,即云原生新技術釋放了新的生產力,從而催生了新的生產模式,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筑牢基石。“在云原生2.0時代,華為云將把全棧、全場景的技術納入云原生來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目前華為云已打造了軟件開發生產線、數據治理生產線、AI開發生產線、數字內容生產線4條大生產線,幫助企業構建新生產模式,激發新生產力。”
? 軟件開發生產線:桌面IDECodeArts可以快速連接220多個華為云服務和4500多個華為云API,讓開發更便捷;CodeArts提供了智能代碼搜索和全量代碼補全功能,讓開發更高效;CodeArts還提供了開放的插件標準和插件市場,讓生態更開放。
? 數據治理生產線:一站式實現從數據入湖、數據準備、數據質量、到數據應用等全流程的數據治理,同時融合智能化治理能力,幫助數據開發者大幅提升效率。
? AI開發生產線:AI應用開發框架ModelBox屏蔽底層軟硬件的差異,實現了AI應用一次開發、全場景部署,將跨平臺開發適配周期縮短80%,推理性能提升2~10倍。
? 數字內容生產線:支持數字人視頻制作服務,只需要輸入文字,即可通過AI驅動制作出數字人講解視頻,使能數字人客服、課程講解、新聞主持等場景的內容生產。
談及轉型過程中數字化工具的重要作用,謝曉昉表示:“元宇宙等概念的應用場景目前尚不清晰,這要求我們的軟件開發需要同時做到快速迭代和安全穩定,利用云原生技術將開發周期、迭代頻度不同的應用隔離,可以讓開發更加高效敏捷。”
云原生2.0助力實現全量全要素數字化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利用數字技術把各要素、各環節全部數字化,推動資源配置、業務流程、生產方式等全面變革優化的過程,但部分企業由于不具備全量全要素的數字化能力,轉型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導致無法徹底激活轉型效能。
對此,張宇昕分析了企業在以云原生方式開展數字化轉型時,容易遇到的共性問題,同時分享了華為云的解決方案。“云原生2.0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依托一系列技術進步推動企業構建全量全要素的數字化能力,助力其實現生產力的提升以及生產方式的變革。”
? 首先,企業單體、緊耦合的架構靈活性低,無法快速響應業務需求。華為云云原生通過分布式的架構和微服務化,讓架構各單元之間的耦合度變小,內聚性增強,助力企業實現敏捷業務開發。
? 其次,企業各系統間的數據嚴重割裂,無法構建數據賦能業務閉環。華為云智能數據湖實現了數據庫、大數據、數倉的打通,讓企業可以基于一個數據湖進行全量的數據管理和多元化的數據分析。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云原生在新技術與業務融合,員工更好地適應新技術等環節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栗蔚強調。目前信通院也在積極聯合產業界研討云原生賦能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希望從最簡單的輕量級應用,到架構微服務的拆分,再到大規模定制化應用以及生態化平臺建設等方面,為轉型中的企業提供指導。
整體來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大數據、云計算、AI等多領域的技術融合,要求產學研各方高效協同創新。張宇昕相信,在各權威單位、機構牽頭制定行業標準,先鋒廠商積極開展轉型探索,華為云等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持續深耕技術和解決方案創新的背景下,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能力定會實現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