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高燈科技發起的聚合型公益平臺“行者節公益”小程序正式上線,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新業態工作者提供福利保障、生活互助、職業成長、法律援助等服務,致力于解決新業態工作者工作與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助力其打破困境,逐夢前行。
行者,是以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為典型代表,在城市中奔波行走的新業態工作者。截至2021年底,中國約有1300萬名外賣騎手、450萬名快遞從業人員、400萬名網約車司機,他們是數字底層勞動者,是產業發展助推者,也是日夜兼程的城市擺渡人。行者節公益致力于讓每一位為城市付出汗水,步履不停的行者們,前路無邊界,面容有光彩,后路有保障。
聚合保障,織密勞動者權益“安全網”
如今,數字經濟正以蓬勃的態勢迅猛發展著,推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根據今年人社部公布的最新數據,我國靈活就業人數已超過2億,成為就業“蓄水池”。2021 年 7 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門共同印發了 《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高度肯定了平臺經濟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的作用, 但同時也提出在勞動者權益保障方面仍面臨著新情況與新問題。
為幫助新業態工作者提升自我權益保護意識、就業安全感,助力其拓展職業發展路徑,高燈科技從福利保障、生活互助、職業成長、法律援助等幾大板塊入手,搭建行者節公益平臺,提供一站式公益聚合服務,以科技之力為行者自我成長、安全就業提供切實幫助,傳遞企業大愛和社會正能量。
作為一家務實的互聯網科技企業,高燈科技的公益行動每一個細節都落在實處。行者節公益平臺通過嚴密的篩選機制,聚合靈活惠民保險、健康證體檢、互聯網醫院等多個嚴選服務,幫助行者獲取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務保障。同時,平臺設有物流配送、數據分析、自媒體運營、電商直播、家政服務、平面設計、配音朗讀等公益培訓課程,助力行者不斷擴展自身的業務范圍,提升跨界復合技能,進而增強就業競爭力和抗風險性,提升個體收入和持續性就業機會。在社會保障方面,行者節公益平臺具備了社保自助繳納功能,并提供社保知識科普及養老金測算服務,幫助行者群體更全面地了解社會保障體系,提升行者群體社保參保率,助力政府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夏日清涼季,為行者撐起消暑“保護傘”
入夏以來,全國連續迎來高溫天氣,多地氣溫高達40℃以上,但烈日下的行者們始終在城市中步履不停。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
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戶外勞動者,新業態工作者同樣在高溫天氣進行作業,而一些法規、政策紅利對他們而言還是空白,更需要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與共同參與。8月9日-9月9日,行者節公益推出夏日清涼季活動,攜手最安科技、熱愛健康、大魚等娛等愛心企業,為高溫下行走的新業態工作者提供中暑保險、防暑物資、門診津貼等專屬清涼福利,守護清涼出行、健康生活,以實際行動踐行對新業態工作者的關愛。
活動期間,高燈科技將在北京、深圳兩地提供流動的“清涼配送車”,在專屬設計的路線上流動配送,為新業態工作者提供防暑物資,為他們送去夏日清涼與關懷,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同時,其他城市的勞動者群體也可以在微信搜索“行者節”進入小程序,完成實名認證、每日簽到等任務,累計貢獻值即可兌換防曬冰袖、防蚊噴霧、智能體脂稱、健康證體檢等福利,在炎炎夏日獲取一抹清涼,增加安全保障系數。
科技助力,筑牢社會責任“連心橋”
作為一家以發票數字化為基礎,通過構建去人工化、在線化、科技合規的行業專業云設施,面向企業和監管提供財稅合規及交易合規管理平臺的財稅科技公司,高燈科技已構建起“以納稅人數字化”為底層的合規服務平臺,成為推動財稅發展的核心力量。
五年間,高燈科技始終堅持“科技驅動,向善向上”的公益理念,依托平臺技術方面的核心優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致力于以科技之力幫助和支持社會基層和困難人群發展。2020年,高燈科技在疫情期間組織“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幫助解決企業招工難題,因突出表現受到《新聞聯播》的報道。2021年,高燈科技聯合33家公益機構及知名企業共同推出助殘就業公益活動,號召社會公眾減少對殘疾人的就業歧視,打通殘疾人無障礙就業渠道。高燈科技用科技力量,在社會公眾與弱勢人群中架起“連心橋”,本次全新搭建的行者節公益平臺,是高燈科技在公益道路上的又一次突破。
最新數據顯示,僅靈活就業領域,高燈科技已為超 50 個城市開放 2000 余個就業崗位 , 幫助弱勢群體、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超 180 萬人匹配到就業崗位。如今,高燈科技再次打造公益平臺,也有望匯聚更多優質資源入駐,為保障新業態工作者的合法權益、提供更多社會福利,為社會和大眾創造源源不斷的可持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