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丨王俊鳴 何屹
文字丨科技日報記者 房琳琳 劉艷
攝影丨科技日報記者 周維海
8月9日上午,由中國外文局和科技日報社共同主辦、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2022世界5G大會媒體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成功舉辦。
媒體論壇是世界5G大會最具影響力的先導論壇之一,對推動媒體融合和創新發展具有廣泛影響力。今年論壇的主題是“5G助力國際傳播能力提升”。
國際傳播為世界發展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在致辭中表示,以移動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演進,正在推動國際傳播向社交化、可視化、移動化、數據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成為影響新一輪媒體生態變革和輿論格局重塑的重要力量。
媒體往往領風氣之先,最早感知時代發展的脈搏,是5G最先帶動的垂直領域之一。近年來,中國外文局結合5G通信技術特點,加快建設國際傳播大數據智慧服務平臺、全媒體傳播平臺、國家級智慧翻譯平臺等基礎平臺,發起成立“元宇宙國際傳播實驗室”,還同科技日報社共同建設了國際科技傳播中心,通過不斷探索5G條件下的傳播形態創新,推動提升國際傳播影響力。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
他提出,一是要加快5G應用,創新國際傳播新形態;二是要拓展5G覆蓋,重塑國際傳播新格局;三是要聚焦5G主題,講述高質量發展新故事;四是要加強5G合作,共建國際傳播新生態。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碧涌在致辭中提出,在全球媒體信息高速流動的現實世界,與全球公眾開展深度對話并取得廣泛共識是必經之路。針對病毒溯源和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乃至反制美制造臺海危機的軍演等大事熱點,5G技術從底層助力了流暢自然的全球線上傳播、數據新聞的高效生成、視頻/直播內容的快速傳遞,它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媒體走向國際輿論場中心的好幫手,5G支撐下的國際傳播正為國際形勢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碧涌
張碧涌強調,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國際傳播復雜化的趨勢并沒有根本得到改變。在全球范圍內,各種思潮加劇激蕩、交鋒碰撞的當下,主流媒體如何利用5G的先進技術,在國際輿情風浪中提升報道能力和構建話語權,是亟需深入研究的課題。
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良軍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正處于世界大變局與產業大變革的歷史性交匯點。發展數字經濟,黑龍江省要素優勢獨特,5G應用場景需求廣泛,數字產業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良軍
何良軍說:“在眾多5G垂直領域應用中,新聞媒體行業具備先行的優勢,基于5G網絡的生態、傳播應用為用戶打造全場景、沉浸式的傳媒體驗,必將為商業模式等諸多方面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擁抱”5G技術,國內外媒體平臺先行示范
科技日報社總編輯許志龍作為主持人,闡述了本次論壇主題提出的時代背景——5G生態構建迎來黃金時機,媒體業應盡早融入生態發展,進而擁有獨特價值與核心創新力;同時,在5G技術賦能下,媒體數據信息流向和流速不可同日而語,但世界對話方式仍不平等,發出中國聲音、樹立中國形象仍需強勁的國際傳播實力做支撐。
科技日報社總編輯許志龍
他提出,把握技術力量驅動下國際傳播的新規律、理順全球話語體系構建的新邏輯,是所有致力于信息互通、平等互信、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中外媒體面臨的共同課題和挑戰。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張曙紅認為:“對于傳統媒體來說,不日新者必日退。惟有跟蹤現代傳播技術發展趨勢,順應信息時代傳播規律,革故鼎新,以變應變,才能于變革中求生存,于創新中求發展。”
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孫尚武介紹,作為國家英文日報和國際傳播主陣地,中國日報在擁抱‘數’與‘網’中發展壯大,在把握‘云’與‘智’的技術演進方向中加快推動深度融合發展,發力移動化和視頻化產品,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則希望,媒體要利用5G技術使更多的外國朋友了解中國、支持中國,成為一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的、偉大的關鍵力量。
新華網、中國外文局、科技日報社、美通社等國內外知名媒體平臺,基于5G技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新聞實踐。他們積極布局5G技術應用平臺,建設移動端新聞APP,打造沉浸式、互動式新聞產品,為全球新聞行業融入5G生態做出先行示范。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合作部主任瓦西里·普什科夫和墨西哥電視22頻道科技欄目負責人埃米里奧·皮素分別發來視頻演講,他們認為中國是5G技術先鋒,期待與中國媒體開展更廣泛的國際傳播合作。
直面并應對新挑戰,國際傳播仍需久久為功
“在5G技術為國際傳播帶來無限可能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技術變革帶來的數字鴻溝讓國際傳播局面更為復雜。”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對外傳播》主編于運全認為,媒體應不斷探索5G賦能國際精準傳播的新路徑。
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趙建國強調,高品質的內容什么時候都是國際傳播的核心競爭力。媒體應利用5G技術推動國際傳播更為智能化、更加接地氣化、更富親和力。
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趙建國
在新華網黨委常委、總編輯錢彤看來,媒體應該在全息化傳播、精準化傳播、智能化傳播、場景化傳播、平臺化傳播等多個方向著力,以5G技術領先優勢贏得媒體發展優勢,切實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新華網黨委常委、總編輯錢彤
中國記協副主席,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張春姣表示,媒體應大力增強分發的功能,拓展分發的渠道,促進新聞內容終端抵達的效果,進一步增強主流媒體的社會輿論引領作用。
黑龍江科技廳廳長張長斌對此表示認同:“龍江科技工作離不開5G媒體的高效傳播,‘5G助力國際傳播能力提升’將為龍江科技創新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黑龍江科技廳廳長張長斌
5G“數字化助手”,助力國際傳播能力提升
2022年是5G應用規模化發展、技術全面迭代升級的關鍵之年。在5G技術研發應用方面,不少企業也意識到國際傳播事業帶給媒體的廣闊空間,也走在探索和創新助力國際傳播的前沿。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產業發展副總裁燕興介紹,華為長期深耕音視頻媒體技術,從多媒體通信,到服務廣電/運營商的視頻類產品,已逐步構建了全流程全行業的音視頻發展能力。
騰訊公司副總裁陳發奮表示,騰訊一直探索利用5G時代的內容、技術與工具優勢,通過釋放自身的IP生產力,發揮技術連接力,提升數字工具聚合力,推動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當好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數字化助手”。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志萍也提出,媒體行業需要的技術應該是好用易用的技術,讓媒體從業者有更多時間專注于內容創作,中興通訊就致力于為行業注入“5G之心”,助力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劉園園 楊侖 實習記者 王怡 都芃 孫瑜 陳春有 宋子嫣 齊笠名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