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公布《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就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的出境安全評估管理措施提供具體的法律解決方案,明確了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目的、原則、范圍、程序和監督機制等具體規定,對保護我國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個人合法權益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在全球化時代,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據跨境活動日益頻繁,數據處理者的數據出境需求快速增長,在促進數據流動的同時,妥善應對和防范數據安全風險也成為各行業必須面對的挑戰。自2016年起,隨著《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的陸續出臺,我國基本構建了數據治理的法律制度,此次《辦法》的正式出臺和實施,再次凸顯了數據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作為實現數據安全的重要一環,如何在數據存儲過程中
保障數據安全,并盡可能減少能耗,實現綠色存儲,也成為值得各行業探討的重點問題。
技術特性突出,數據備份場景中光存儲值得關注
在光盤從影音娛樂領域消失的同時,光存儲技術在數據存儲備份領域找到了價值。對于溫冷數據的存儲而言,光存儲是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甚至可以說是性價比、能效比最好的解決方案。
存儲時間長是光存儲的第一個優勢。相對于磁盤和閃存盤的5年、磁帶庫的10年,光存儲可以保存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當然這期間也要避免變形、發霉、腐蝕、劃傷等意外情況的發生。
光存儲的第二個優勢就是“防篡改”。所謂“數據災備”,最核心的價值就是保障數據安全,而在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尤其是“不可篡改”特性上,光存儲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次寫入之后就可以保證數據的永久存儲。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實施,如何能降低數據保存的碳排放也成為了整個行業關注的問題。當下個大數據中心對于“雙碳”的踐行要求也越來越高,數據備份也更需要低碳排放、節能環保的解決方案。
據統計,光存儲同等容量的能耗僅為傳統磁電介質的十分之一,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使用光存儲作為數據備份的介質,無論是在有效性、安全性、碳排放還是成本控制上都有巨大的優勢,在數字化越來越深入、數據量爆炸的今天,光存儲也勢必成為未來數據備份的最佳選擇。
發揮光存儲技術優勢 紫晶存儲打造安全、低碳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紫晶存儲就是這樣一家在技術上領先的光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并已經面向行業推出了應用于金融、醫療、檔案、公安、數據災備中心等多個領域的產品。如今,紫晶存儲的大數據災備解決方案已經取得了行業的認可。比如在烏蘭察布就坐落著大型藍光存儲項目——內蒙古政務云大數據災備中心,為自治區各級政府部門實現基于政務云大數據治理的轉型提供產業和技術支撐,并面向全國提供大數據異地、異質存儲和災備服務。
除此之外,紫晶存儲的解決方案還在包括山西太原新基建永固型綠色大數據共享平臺、湖南湘潭市新基建綠色大數據共享平臺、江西信豐橙心在線橙鄉紫晶信息港、江西省電子政務數據災備中心等眾多地區的大數據災備中心實現了部署和應用,也幫助越來越多的地區實現數據的高效存儲和利用。
相對于傳統的“磁”存儲和“電”存儲等方式,光存儲具備了低能耗、低成本、高安全的等諸多特性。據統計,相對于其他幾種存儲方式來說,光存儲的成本可以降低50%、占地空間節省60%、耗電降低70%,是相對最為經濟的選擇。
在大大降低碳排放的同時還能夠提升數據保存時限、保障數據安全無篡改,這正是光存儲的三大優勢。而伴隨著光存儲容量的提升,存儲密度的問題也將大大改善,因此光存儲也被認為是未來數字化、低碳時代最具競爭力的數據備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