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由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第12屆數智化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發展大會在廣州成功舉行。8月13日下午參加此次大會的相關嘉賓,紛紛蒞臨到“工業互聯網與新IT賦能新工科”分論壇,一起探討在數智化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新工科特色人才培養的模式與路徑。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院長助理,時空大數據與企業應用領域專家,四川省戰略新興產業協會特聘專家張帆在《新工科背景下產教融合培養信息與軟件工程新型人才》的主題演講中指出:在中國制造2025和當前新產業和新工程體系背景下,開展企業信息化數智化的發展路徑,并引出當前背景下新工科教育變革、新工科人才培養范式的探索與思考。張院長繼而指出電子科大的新工科建設的思考和路徑與新道科技的發展規劃不謀而合。重新工科數智化人才培養建設的核心理念到方案設計等諸多方面都保持高度一致。期待與新道科技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以工業互聯網應用領域深度合作推進產教融合,進一步明確崗位定位、技能需求,提升教師實際應用工程經驗,加強工程應用案例對教學資源轉化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張帆演講
長春大學用友智能制造產業學院項目主任張依農帶來《工管融合 培養智能制造新型人才》的主題演講。張依農主任從我國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嚴重的現實問題出發,探討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時代下 “智能制造新型人才”的定義、特征、產業需求等問題,分享了長春大學與新道如何以“工管融合”的創新方式共同培養智能制造新型人才的經驗探索和未來思考。
張依農演講
教育部工業互聯網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廖永紅院長在《工業互聯網專業群集建設及教材體系設計--廣東輕工職業學院實踐分享》的主題演講中,以廣東輕工職業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的教學實踐為例,聯合新道科技從工業互聯網的知識技能體系出發,布局、建設工業互聯網專業集群,基于產教科聯合中心促進專業群協同發展,基于國標,高于國標。從區域特色、就業導向、能力發展等維度,介紹了如何設計工業互聯網技術專業的人培方案及教材體系。
廖永紅演講
中國機械行業指導委員會委員、許昌職業技術學院楊富營副校長用《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助力雙高專業群建設》的主題演講分享了與新道科技共建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的成功經驗:基于許昌職業技術學院雙高專業群建設情況,以及工業互聯網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新道科技助力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從專業及專業群組建設、聯合課程及教材研發、工業互聯網實訓教學基地建設、到社會培訓及技能認證開展、大賽合作、工業互聯網協同研發中心建設等諸多方面的建設思路及標志性成果。楊校長高度認可新道科技的深度合作,并希望聯合更多兄弟高校協同合作發展。
楊富營演講
教育部工業互聯網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耿兆強博士分享了《工業互聯網與新IT 賦能新工科》的主題演講,耿博士首先向參會嘉賓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趨勢、耿博士首先介紹了新道科技在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專業方向的方案路徑,并展示了新道科技新工科“產教融合”工業互聯網創新綜合教育解決方案。繼而在“用友BIP 助力新IT”的章節中解析了產業趨勢,并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專業的建設現狀進行了分析。也展示了新道科技的新工科“產教融合”新IT創新綜合教育解決方案,隨后耿博士介紹新道科技與多所本、專科院校的合作案例,并用“崗課賽證融通”工業互聯網創新大賽和產教深度融合,打造“1+1+N”產教生態圈高度提煉了新道科技與院校深度合作的創新模式。
耿兆強演講
在《OT+IT+DT+AI教學場景貫通的新工科課程產品秀》的環節中,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工科事業部助理總經理周海偉詳細介紹了新道科技新工科產品。
周海偉分享
數字經濟新時代帶來企業數智化轉型,人才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關鍵。在中國制造2025+企業數智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培養新工科人才,聚焦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新IT等相關專業建設是本次“工業互聯網與新IT賦能新工科”分論壇上參會嘉賓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大家暢所欲言,熱情分享。如果把當前背景下的新工科相關專業建設看作是對政府、行業、企業、院校多維度的一次考試的話,那么時代和科技發展是命題人、院校和產教融合是答題人、產業人才需求和就業的學生是閱卷人。新時代下,需要政府、行業、企業、院校共同協動,構建產教融合教育生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培養高水平數智化人才,服務企業和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