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政務數據互認共享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嘉興市嘉善縣、上海市青浦區和蘇州市吳江區在探索示范區跨省域政務數據共享過程中,均面臨政務數據跨省域互認和共享難問題,制約著示范區政務服務、民生服務和社會治理等方面應用場景的互聯互通和協同聯動。
今年4月,嘉善縣被列為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縣。借此機會,嘉善縣圍繞試點要求,立足實際,創新思路,近日在全國率先搭建跨省域區塊鏈平臺,有效破解了跨省域政務數據互認和共享難問題,有力推動了青浦區、吳江區和嘉善縣三地跨省域協同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和落地,為全國跨省域政務數據互認和共享探索了實踐路徑,提供了示范引領。
搭建“跨域數鏈”,實現“場景共享”
此次搭建跨省域區塊鏈平臺的過程中,以“集約化統籌建設”為原則,嘉善創新性提出“1個區塊鏈可視化管理N個節點”的平臺管理模式,系統化升級本地區塊鏈基礎設施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區塊鏈基礎設施,并將青浦、吳江、嘉善、示范區執委會設置為平行節點。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決公共數據跨省域互信問題,實現政務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環環相“鏈”,有力推動了跨省域數據互認共享。
目前,示范區三地第一批高頻電子證照數據、財政醫療電子票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和費用明細、執法司法領域證據、線索、案卷等數據已上鏈共享。據統計,截至7月底,青浦區1173項、吳江區1398項、嘉善縣1306項個人事項納入共享范圍,實現118類電子證照跨區域自動關聯調用。同時,通過將區塊鏈技術深度運用于電子證照共享互認場景,有效破解了電子證照跨域共享難、運用難、驗證難問題,群眾只需手機刷臉即可免于提交8類紙質證照,服務體驗顯著增強。
聚焦“高頻需求”,樹好“群眾口碑”
受制于跨省域數據共享體系不夠完善,公共數據標準規范不夠統一,數據歸集共享難度較大,現有長三角公共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數字資源相對匱乏,內部業務和敏感類數據共享存在顧慮等原因,示范區內政務服務“跨省通辦”難、公共服務“跨域共享”難,群眾多元化辦事需求滿足難,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醫療服務等公共服務領域的“同城化”體驗還有較大差距。
嘉善縣跨省域區塊鏈平臺搭建后,通過深度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通三地醫保、衛健、財政、商保等數據,實現群眾跨省域醫療線上快速報銷、現金快速到賬,辦理時限從原來的20多天壓縮至“即時辦”;通過打造示范區水源地監測、管理、執法一體化數字平臺,重塑水源地聯防聯治機制,事件感知效率提升30%,取證過程效率提升1倍以上,業務處置流程時間壓縮50%以上;通過示范區三地電子文書上鏈可信互認,實現了三地電子文書的跨省域線上流轉,徹底解決了三地跨省公文OA系統不聯通的難題;通過將司法領域證據、線索、案卷等數據上鏈共享,使非法行醫、流竄作案、工程渣土車亂傾倒等違法犯罪行為無處可逃。
探求“用數之道”,筑牢“數據安全”
以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場景建設、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嘉善聚焦數據安全合規流通。以跨域數據安全共享為目標,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賦能長三角跨域協同業務,采用隱私計算+區塊鏈的方式,確保跨域數據的“可用不可見”、“可用不可取”,從而保障數據跨域共享過程的可用、可控和可溯。保證參與數據跨域共享的各方擁有對自身數據的絕對控制權,擰緊“數據安全閥”。
當前,基于區塊鏈與隱私計算,嘉善將縣域公安涉及平安社區評價指標體系的超30項數據,通過密文協議方式提供至縣政法委,通過一體化安全保障機制與可信計算環境對其中涉及數據流通的平臺、鏈路、存儲、計算、審計等五大安全需求進行保障。進一步拓展了區域協同各領域、各環節公共數據要素流通場景,成功打造跨區域數據協同安全示范樣板。
圍繞“跨域聯動”,注重“創新機制”
此前,受限于青浦、吳江和嘉善三地跨省域數據共享不到位、可信認證未實現、缺乏安全保障等原因,三地協同聯動浮于表面,效果不佳,區域協同效能較低,未能真正實現示范區在社會治理、部門聯動等方面“同頻共振”。
試點啟動以來,嘉善縣通過跨省域的區塊鏈平臺搭建,已形成了一批應用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論成果。在跨省域基礎設施建設機制上,嘉善率先探索了跨省域區塊鏈數據平臺的搭建模式;在應用成果上,建成了跨省域的“區塊鏈+醫保智能理賠、區塊鏈+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區塊鏈+電子文書、區塊鏈+執法司法協作”等應用場景;在推動跨省域政務服務共享層面,嘉善率先將示范區政務服務地圖在“浙里辦”“智慧吳江”“隨申辦”多平臺發布,為全國首創;在制度成果上推動形成了《示范區行政執法評議協同辦法》《示范區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辦法》等機制;在理論成果上嘉善縣依托區塊鏈平臺實現數據共享的同時,探索和研究示范區三地數據共享的指標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為跨省域數據共享治理提供了理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