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應該說是文化自信滿滿。年輕人要積累知識,同時要研究社會、觀察社會,將兩者結合,就一定會有很多的啟發。”近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為一群年輕手工藝人的作品點贊,鼓勵年輕人用創新精神,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這些獲得單霽翔認可的作品,來自2022淘寶造物節。這些年輕的淘寶店主,把傳統文化與機車、盲盒等時下最流行的元素相結合,綻放出異樣的光彩。
比如一個叫劉思蔚的店主,在淘寶上經營著一家名叫“芽小七手創”的手工藝品店鋪,將虎頭、醒獅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帽子、包、飾品上,遠銷海外。
8月30日,為期七天的2022淘寶造物節在廣州圓滿收官,備受矚目的“天下第一造”也于當日揭曉。今年的“天下第一造”,正花落“芽小七”的原創作品賽博醒獅機車頭盔,機車文化與傳統的舞獅文化融合,“燃”值爆表。
“造物節的舞臺屬于每一位熱愛創造的年輕人。”劉思蔚在得知自家商品獲獎后說道。
(2022淘寶造物節“天下第一造”:賽博醒獅機車頭盔)
創新與引領:青年很能“造”
自2016年以來,淘寶造物節已經辦到了第七屆。七年當中,創新和引領是一以貫之的關鍵詞。每年造物節都集結了年輕人天馬行空的創意、出其不意的巧思,潮流正是被這些年輕人創造、引領。
“芽小七”所代表的“國風”,幾乎在每一屆造物節上都是焦點之一,且新意層出。今年造物節上,除了醒獅,非遺鰲魚燈、唐宮夜宴、祥瑞神獸等,都找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打開方式。
(河南衛視唐宮夜宴女團“空降”造物節現場,表演節目《唐宮夜宴之唐樂回響》。)
“黑科技”也是歷屆造物節的亮點。AR、AI、3D打印等技術,在往年造物節中被創造者們前衛地融入到黑科技產品中。如今,一些應用場景已成為司空見慣的日常。今年造物節上,AI機器人提供沉浸式“哄睡服務”,腦機技術幫助人們繪制夢境、療愈緊張與痛苦……科技如何讓生活更美好?這也是走在創新前沿的年輕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許多年輕人不僅造出“神物”,還能造出機遇、造出事業。
2018年造物節,“京渝堂”漢服脫穎而出,獲評“天下第一造”。此后漢服經濟迅速興起,在淘寶上發展成百億市場。一批漢服領域的中小商家,依靠獨樹一幟的設計、優質的工藝,一步步成長為圈內知名的品牌。
比如2019年造物節參展商家“十三余”,今年大火的《夢華錄》聯名漢服,就來自這家店。主理人連雨馨1994年出生,2016年創業,彼時整個漢服的產業鏈還不成熟,連雨馨就憑著一腔熱愛創業,靠著創新和堅持、各界的支持,一步步走到今天。現在,“十三余”已成為漢服界的“頂流”之一,在“淘寶古韻漢服店鋪榜”中排名第一。
據淘寶官方數據,過去的兩年內,淘寶上的創業者們已經創造出2100個葉子類目,其中產生了超過一百條年交易額破億元的賽道。
情懷與責任:青年有擔當
新的機遇,常常來自年輕一代的前瞻眼光。而優秀的創業者之所以能闖出一條路徑,除了膽識與毅力,也往往因為他們能回應社會需求,在生意之外有所思考、有所擔當。
設計出“賽博醒獅機車頭盔”的劉思蔚美院畢業,在廣州打拼了一段時間后回到家鄉桂林龍勝縣,在多個深山村落找來200多位繡娘“組團創業”,這些深山繡娘把傳統手工藝帶到全球消費者手中,月薪超過了當地白領。劉思蔚還與當地婦聯、殘聯合作,幫扶殘疾人,為照顧留守兒童的婦女提供了靈活就業的工作崗位。
(劉思蔚(左三)和繡娘們在一起。)
劉思蔚代表了淘寶上一批既有創造力、又具情懷和責任感的年輕創業者。他們不僅勤奮努力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還回饋家鄉、惠及他人,為家鄉經濟的轉型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80后新疆小伙高偉,上學時就開始開淘寶店。2011年,看著物廉價美的農產品只能困在新疆當地,高偉決定通過農產品電商幫家鄉找出路。他漸漸打造出自己的生產鏈和供應鏈,還帶動起家鄉的“電商熱”。烏魯木齊米東區蘆草溝鄉人民莊子村物流逐漸集聚,走出了幾十家大大小小的電商公司,2020年被阿里研究院認定為淘寶村。高偉創立的哎呦喂公司則被商務部認定為國家級電商示范企業,新疆自治區認定為數字商業示范企業。
夢想有托舉,創新可持續
過去七年的時間里,活躍在創新創業舞臺上的年輕人也逐漸在“迭代”。淘寶公布了一組數據:每80個年輕人,就有1個在淘寶創業;90后創業者人數,超過了80后;00后入淘創業者人數接近一百萬。
創新精神在傳承。年輕人的創意需要商業的承接,讓創新更可持續、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今年造物節,淘寶首次舉辦了創新創業大會,打造一個新老創業者之間的交流場,分享總結出的經驗、提示踩過的“坑”;同時,淘寶天貓推出助力創新創業的20條舉措,聚焦降低經營門檻、減輕經營成本、提高經營能力等3個方向,助力中小商家成長和品牌孵化。
新推出的20條措施聚焦中小商家,尤其是新商家。從開店到運營,不同類型、階段的商家,都將得到有效的指引與激勵;從數字化工具使用,到供應鏈對接,經營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商家都能獲得支持。
去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從提升創新能力、優化創業環境、加強服務平臺建設、落實金融政策等多方面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電商作為一種門檻較低、具有普惠性的創業途徑,受到青年創業者的青睞。起步階段的商家,尤其需要政策支持、平臺的助力。這時候,電商平臺企業應當肩負起一份責任。
年輕人的生活與夢想,需要托舉與支撐,才能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