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一個場景應用多樣化、碎片化的市場,目前還沒有哪一種技術可以滿足所有的需求。因此,我們可以看到ZETA等低功耗廣域網(LPWAN)技術,正在大量以RFID、藍牙、WiFi、ZigBee等短距離通信技術為主的場景中構建“互補效應”,解決和彌補原有應用所遇到的難題和短板。在供應鏈物流領域,對物聯網技術的需求繁多而零散,那么RFID與ZETA技術能否融合應用,形成場景“互補效應”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RFID的實質是借助無線射頻技術(RF)來實現對物品身份和信息的快速識別,加之無源RFID標簽可以做到較低的成本和功耗,因此被廣泛應用于供應鏈物流領域。不過,RFID技術也受限于覆蓋距離,傳統商用RFID讀寫器難以組成具有自動化盤點功能的連續覆蓋的局域網等問題,導致部署、運行與維護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ZETA作為LPWAN2.0技術協議標準,具有覆蓋范圍廣、成本低、能耗低等特點,可以滿足物聯網環境下廣域范圍內數據交換頻次低、連接成本低、適用復雜環境等需求。所以,面對供應鏈物流場景內不斷增加的物品種類數量、劇增的出入庫頻率和復雜的管理作業形勢,完全可以將RFID和ZETA技術融合應用起來,各取所長,進行場景應用互補。
RFID+ZETA融合互補 助力物流管理降本增效
基于ZETA技術推出的ZETag云標簽,與被動掃碼的RFID標簽不同,ZETag云標簽可以主動發送信息,數據采集讀取率高,而且不用再像RFID一樣需要人工介入,無人化、自動化水平比較高,可以很好地彌補RFID的不足。與此同時,在室內倉儲環境中,RFID定位技術可以為貨物提供精準的位置定位,大大彌補了ZETA在倉庫中定位精度較低的問題。
RFID和ZETA技術分別在短距離和遠距離網絡覆蓋方面各有千秋。因此,在未來的物流倉儲場景中,尤其是在大型物流園區內,施工布線成本比較高,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運營成本,近場可通過RFID進行貨物識別、定位,遠場通過ZETA網關、中繼來實現遠距離通信傳輸,借助LPWAN技術可以實現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的縱向擴展。將RFID讀寫器采集到的數據,實時傳輸到ZETA基站,并同步上傳到云平臺,以實現“RFID+ZETA”資產管理方案升級。
從技術耦合到開放融合 拓展多元物流應用場景
在供應鏈物流場景中,貨物或載具從入庫、出庫、盤點、移庫,再到在途運輸、中轉、配送,會涉及到倉儲管理、資產盤點、在途監測,甚至還有零擔追蹤、冷鏈管理等物流應用場景。單一物聯網技術無法滿足所有需求。因此,以后可考慮為ZETA、RFID以及多種短距離通信技術建立耦合,再為ZETag云標簽或RFID標簽原有功能融入傳感能力,比如定位、溫度、濕度、壓力等,進而拓展應用于多元物流場景。
RFID標簽的一個核心優勢在于低廉的價格,可以集成更多高精度的傳感器,以更好地控制運營成本。與無源RFID不同,ZETA信號不受金屬和液體影響,抗干擾能力極強,適用于金屬倉庫、車廂、水產、冷鏈等復雜通信環境,為ZETag云標簽搭載多種傳感器可以解決RFID受環境影響大、不能保存感知數據等問題。此外,ZETA能在120km/h高速流轉下進行穩定的數據傳輸,因而能對在途運輸貨物進行實時監控。從技術耦合到開放融合,ZETA與RFID技術的應用場景互補,不僅可以服務多元物流場景,還可以助力“人、車、貨、倉、箱”等供應鏈物流全要素場景在線化、數智化管理。
從被動到主動 低功耗+無源物聯網助力“RFID2.0”升級
在供應鏈物流領域,RFID為資產提供了唯一標識,是資產的電子身份證,但是受限于資產管理群讀成功率和讀取距離限制,往往只能通過掃碼槍進行近距離、小規模群讀,并不能徹底解決人工盤點帶來效率低、成本高、容易出現失誤等問題。國產LPWAN技術標準ZETA提出了“打造LPWAN2.0泛在物聯”的愿景,針對物流應用場景,更是以“低功耗通信技術+無源物聯網”提出了“RFID2.0”的LPWAN2.0演進路線,助力“RFID2.0”升級。
基于此,ZETA技術原廠縱行科技推出了ZETag資產管理云標簽,形成先期“RFID2.0”升級方案,為未來“低功耗+無源物聯網”方案奠定基礎。該標簽保留了RFID電子唯一標識的特點,同時補足了RFID的短板;大幅度提升了有效讀取范圍和群讀成功率,且不再受限于復雜的信號屏蔽材料影響。可實現物流資產自動盤點、出入庫統計、節點流轉溯源等功能,適用于大規模資產、多場地、全局性地進行快速盤點、周轉統計的業務場景,助力實現資產的全鏈路可視、可控。
現實中,物聯網面臨著復雜的應用場景,技術融合、場景互補是未來物聯網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ZETA與RFID都不應該局限于某個固化的應用場景,兩者在供應鏈物流場景中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我們不妨嘗試推動“ZETA+RFID”的場景互補,發揮各自的長處和優勢,以更好地為物流業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