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數據要素流通技術前沿探索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以“開放共生,數實融合”為主題,邀請30余位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共論數據要素創新,助推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恒生電子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白碩應邀出席此次論壇,并圍繞“數據要素的安全交易與元宇宙中的稀缺性技術”進行了主題分享。白碩從技術角度分析了如何打通融合數據要素,實現數據的流通與增值以及元宇宙中如何通過稀缺性技術對虛擬物進行定價以及組合增值。
當下,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并進入市場化階段。打造數據要素市場,加速數據的流通融合,將不斷豐富數據要素交易內容,激活數據要素價值。但在白碩看來,“裸數據”的交易存在各種不可避免的問題,如可能會發生不可控制的“數據擴散、泄密”,數據權屬無法明確,孤島數據增值能力有限等。因此行業需要從數據權益保護、數據交易技術等角度促進數據的安全交易。
關于如何實現數據流通,白碩提出了數據要素目錄共享。白碩表示,要解決數據要素交易增值問題,就是要把數據要素相互融合、打通,從而形成增值效應。“在數據具體內容隱私保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形成統一的數據要素目錄,例如格式、字段、簡要說明等,通過目錄對數據要素定價。數據要素目錄共享后,可以形成要素圖譜,數據經過流通組合和多方拼接,進而形成價值高的數據要素。”
此外,白碩還對未來元宇宙世界里,如何實現虛擬物的交易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白碩認為,要走向真正的元宇宙,其核心是虛擬物在協議層面的互聯互通互操作,虛擬物交易就是其中重要一環。虛擬物本質上就是數據,其交易便是數據交易的一種。虛擬物的產生需要各種區塊鏈、NLP、VR等技術的結合,虛擬物的技術參數就是數據要素。因此,虛擬物的規格和特性可以通過要素圖譜發布,虛擬物的定價也可以通過稀缺性技術決定,二者有機結合。
數據增值空間由組合創造,虛擬物的組合可能性由要素圖譜決定。當有了價值,虛擬物可以通過漫游、裝配、改造等方式實現再組合,形成新的虛擬物,從而實現虛擬物的增值和創新。虛擬物的工業互聯網還可以提供C2M生態下從要素采購到成品輸出的整個供應鏈數據的可信存證,從而為供應鏈金融提供更加豐富的增信手段。